“高手”海忠引领乡村文化新风尚

人人人网 2016-07-11 18:12:50

○见习记者王瑞

十一月,记者到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采访时,恰逢当地民间艺术团汇演,现场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

二胡、电子琴、地方小戏……农闲下的村民们铆足劲儿展示才艺,施展浑身解数抢夺眼球。“快看,‘海高手’上场了。”随着村民的叫好声,记者看到,一位个头不高、精神抖擞的老人上台了,只见他吹拉弹唱,引来掌声不断。

“海高手”名叫海忠,巴音树贵嘎查一位普通农民。自小多才多艺的他,精通二胡、葫芦丝、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如今,由他牵头组建的民间艺术团在附近十里八村颇有名气。

“起初就是想着组织农牧民搞点文艺活动,丰富下生活,大伙儿坐在一起编排点小节目,捣鼓捣鼓乐器。等节目排练好了,发现还得有个舞台、还要找服装,就琢磨着应该成立个民间艺术团。”海忠告诉记者。

2012年,在他的牵头下,民间艺术团成立。巴彦木仁苏木属于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在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上存在差异,怎样让民间艺术团的节目得到更多的认可,年逾花甲的海忠为此费神不已。他和团员们四处请教,试着编排一些地方小戏,努力学习民族乐器、民族舞表演,只要有表演的机会就积极参与。经过努力,民间艺术团的演出逐渐得到了农牧民的认可。但同时,资金的匮乏一直困扰着艺术团的发展。

为了更好发展艺术团,在家人的支持下,海忠和团员们自掏腰包到西安、银川等地采购了表演急需的乐器、服装等,自筹资金在家里盖了一间八十多平方米的活动排练室。有了场所、有了道具,团员也从起初成立时的三五人发展到二十几人。看到民间艺术团越来越有模样了,海忠总算松了口气。

“2013年,巴彦浩特体育场有个民间艺术团演出专场,我们表演了自编自导的地方小戏、民乐合奏、舞蹈等节目,下面掌声一片,这是对我们民间艺术团最好的肯定。”艺术团团员马学文告诉记者。村民李文明接过话茬:“海团长为民间艺术团付出了很多精力,也确实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农牧民的生活水平都好了,闲暇之余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文化生活,不仅锻炼身体,而且心情也越来越好了。”

面对艺术团下一步的发展,海忠有着自己的思考:现在艺术团无论是舞蹈编排还是乐器表演都是业余的,他希望今后能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让民间艺术团的表演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没有文化支撑,就谈不上建设新农村。”海忠告诉记者:“自治区和盟里实施‘十个全覆盖’,为每个嘎查都建立了活动广场,还在联合嘎查搭建了百姓大舞台,我们民间艺术团的舞台肯定越来越大。”

上一篇:育道德风尚 铸城市灵魂(1)
下一篇:国学热持续升温成孩子学习新风尚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