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发布
2289 2024-09-2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江苏全民阅读日”。当天,第十五届江苏读书节暨第二十四届南京读书节启动活动在南京举行。本届江苏读书节将延续到明年的“江苏全民阅读日”,举办重点活动300多场次。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全民读书成为江苏最美的社会风尚。
好书排行榜,众多江苏造
启动活动上,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推荐的2019年12本好书正式亮相。这12本好书中,有致敬伟大时代的,如《习近平在正定》《中国新贡献》《赢得未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如《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应物兄》;有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如《哲学与人生》《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深度营养》;有助力时代新人成长的,如《给孩子的科幻》《野蜂飞舞》。
23日当晚,《2018年度中国好书》盛典在央视1套、10套播出,32本年度好书榜上有名,江苏有3本图书位列其中,分别是《说戏》《大水》《吾国与吾名》。
《中国好书》盛典是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制的年度优秀图书颁奖典礼。自2014年举办首届以来,共评选出174本年度好书。该活动已经成为最权威的国家图书推荐榜和引领出版界、导航全民阅读的风向标。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与资深媒体人王晓映合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说戏》作为文学艺术类图书代表在颁奖盛典中重点亮相。在《2018年度中国好书》之前,精装版《说戏》已囊括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2018英国D&AD Awards铅笔奖、DFA亚洲设计大奖等奖项。
《吾国与吾名》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胡阿祥教授所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胡教授表示,通过国号、名号、称谓,可以从独特的视角,深刻理解、真切感悟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富、汉字之魅力、名称之有趣。《大水》是一本收获了诸多荣誉的儿童文学图书。该书由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作者赵菱既是该社编辑,也是儿童文学作家。评委点评,这是一部自然之书、美德之书,是一幅儿童眼中的中国乡土风俗画。
南京图书馆也发布了陶风图书奖,79本书入选,展示了2017年度江苏出版的整体实力。
江苏原创,助力中国绘本发展
在本届江苏读书节启动活动上,首届“东方娃娃原创绘本大赛”也同步启动,同时举办了“江苏原创绘本展”及“儿童绘本剧演出”。充满童真童趣的江苏原创绘本,吸引了不少家长带孩子围观。
江苏是原创绘本发展的重要阵地和绘本创作的生产高地。1999年,在江苏诞生的《东方娃娃》杂志系统提出“绘本”概念及“绘本编辑”理念,随后,一批优秀原创绘本创作者崭露头角,一批优秀原创作品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南艺插画系主任姚红带着绘本《迷戏》来到读书节。这部绘本由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12位作家共同创作,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对和平的祈愿。姚红告诉记者,“在我看来,为孩子们创作,最重要的是放下说教。”
《东方娃娃》杂志社社长周翔表示,原创绘本童书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热爱当下的生活。他相信,随着我国原创绘本的发展,写孩子们身边事的本土绘本会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东方娃娃》杂志社总经理丁诚中介绍,戏剧相比绘本拥有更立体的表现形式,感染力更强。直接取材于优秀绘本的戏剧,不仅降低了创作难度,还更适合儿童观看。目前,《东方娃娃》成立了儿童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基金激励青年戏剧人才投入儿童剧创作,致力于将儿童戏剧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全民阅读,在时间年轮中升级
“书香江苏”图片展呈现了当代江苏人读书的历史进程。
2018年,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江苏省第二批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测评选树活动,镇江市等4个设区市和海门市等9个县(市、区)入选。本次书香城市建设巡礼图片展上展出的系列图片,突出体现了这些地区书香城市建设成果。
在镇江,“文心读书节”已成为当地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品牌。苏州市吴江区一张展出图片上,供电公司员工正在使用数字阅读一体机。吴江目前已成功举办12届吴江阅读节,共70多万人次参与。扬州目前正在大力实施“图书馆+”模式,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项目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江苏文化名片。常州首家智慧型城市书房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市民“刷脸”即可自由借还图书……
“南京书香记忆70年”图片展带观众走进时光隧道。立足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2012年新时代三个关键时间点,重温南京阅读生活与书香进程。展览中可以看到, 1949年南京解放后,社会阅读风气昂扬向上,南京市民追求精神进步的情景。图片显示,当年估衣廊就经常举行读书阅报活动,市民听报后发言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南京图书馆每天未开馆前便聚集众多读者,仅1954年,南京图书馆就举办文学报告会14次,听众达12403人。
著名作家范小青曾感叹:“1978年进校园,图书馆的书让她眼花缭乱。”排长队领取借书证是当年一大景,爱看书的南京人甚至挤破了图书馆玻璃门。
70年间,阅读方式在转变,从读本匮乏至书籍大爆发、从纸质阅读至数字阅读、从进店买书至书籍“外卖”……图书馆多了、阅读载体变了、图书种类丰富了,唯一不变的是浓郁的书香氛围和人们对阅读的热爱。
本报记者 吴雨阳 高利平 王宏伟 于锋 王晓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