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
417 2024-11-19
摘 要:抓问题报道在军事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篇报道抓住了问题,报道的“魂”也就有了。那到底什么是军事新闻抓问题?军事新闻为什么要抓问题?军事新闻抓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军事新闻抓什么问题、如何抓问题?本文尝试从这几个关键问题入手分析,理清这个老生常谈的业务话题脉络,以期更清晰、精准地助力抓问题报道实践。
关键词:军事新闻报道 ;抓问题 ;问题思维
“写新闻必须抓问题”,这是新闻界的一句行话。约稿时,编辑对此念念在兹;写稿时,记者视此为看家本领。军事新闻前辈常这样谆谆告诫:不会抓问题就不会写稿,先抓问题再谈写稿,会抓问题了写稿才算入了门。可见,抓问题报道在军事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什么是军事新闻抓问题
(一)从“眼睛”里揉“沙子”现象说起
版面见导向。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抓问题报道在版面中的比重,笔者登陆《解放军报》见报稿件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首先在数据库标题检索栏中输入“?”,仅2019年至2020年3月底,就有300余篇稿件直接在标题中用了“?”:《“用户体验”计划撬动了什么?》《“8分39秒”,我们究竟慢在哪里?》《新兵的梦想咋下连就变了?》……这些报道一看标题就有鲜明的“抓问题”风格。
笔者又在数据库标题检索栏中输入表示疑问句的关键词“缘何”,在同样时间区间内,有130余篇稿件。而有500余篇稿件标题直接用了表示疑问的另一关键词“为何”:《军官集训,一等功臣缘何名落孙山》《歼“敌”一千,缘何自损八百?》《常委信箱为何“降温”了》……此外,输入“为啥”“怎样”“为哪般”等表示疑问的关键词,显示稿件数量同样不少。这些稿件直接把抓的问题作为新闻点上题,以疑问方式吸引读者深入阅读去拉直心中的问号,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
再从设问的角度来看。笔者在数据库标题检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区间内,有百余篇稿件:《如何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强强联合,如何更强》《行军打仗,“车马炮”如何排位走棋?》……这些稿件将问题作为研究话题直接上题,采用自问自答式的报道方式对问题进行剖析并得出启示。
最后从反问的角度观察。在数据库标题检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岂能”“怎能”,在同样的时间区间内,显示符合结果的稿件有百余篇:《评选先进岂能网络票决》《军装神圣,岂能明码标价》《减文电,岂能简单叠加合并》《战备拉动,怎能一“快”了之?》……用“何必”“难道”“怎么会”等表示反问的关键词的稿件也有一定数量。这些抓问题稿件,标题采用“问中有答、答案就在问中”的方式,直接亮出对报道问题的观点。
这组检索数据表明,抓问题报道很受青睐。人们常常把标题比作新闻报道的眼睛,这种把“问题”直接上题的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眼睛”里揉“沙子”现象。这里的“沙子”,是指用抓问题的方式直接在标题中呈现的精彩新闻点,“揉沙子”也并非贬义,指的是用问题吸引读者关注的新闻呈现方式。
(二)从追“沙”得“珠”感悟抓问题报道模式
如果把问题比作“沙子”,那么另一个比喻也许能从一个侧面展现抓问题报道的模式:追“沙”得“珠”。我们知道天然珍珠的形成,往往是一粒沙落到蚌肉中造成刺激,引发蚌分泌珍珠质将这粒沙层层包裹起来,最终越积越大形成珍珠。其实新闻报道抓问题,就像要找到激发蚌产珠的那粒“沙”—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为的是获取更大更璀璨的珍珠—闪着思想光芒的新闻作品。
抓问题如此重要,那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这里说的问题,指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办法。军事新闻报道抓问题,就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矛盾问题,通过报道回答问题,着力寻找引领时代进步和工作前进的思想路标。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抓问题可以看作新闻人聆听时代的声音后,在作品中形成的“新闻音谱”—着力传达和凝聚引发共鸣的“时代强音”,发出指导工作、启迪思路的“弦外之音”,纠正偏离合奏、飘移干扰的“走调杂音”。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军事新闻报道抓问题所指的“问题”,可以具体勾勒如下—
这类问题是党、国家和军队宣传的重大主题,是围绕军队建设的重要课题,是聚焦军政后装等领域的探索专题,是需要攻关破解的瓶颈难题,是官兵讨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是需要澄清引导的观念谜题,是部队建设经验的样本例题……无论是主题的阐释还是课题的探索,无论是专题的研讨还是难题的攻克,无论是话题的跟踪还是例题的剖析,军事新闻报道特别是工作报道,就是在不断回答这些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中立题成篇、剖析铺卷、启迪思路、推动工作的。
二、军事新闻为什么要抓问题
哲人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这些“曲折”就是问题,抓住问题就抓住了新闻报道的实践起点,抓住了提升稿件质量的“牛鼻子”。那军事新闻为什么要抓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察。
(一)报纸文章不是机关文件,抓住问题才能有效引导
从媒体的职能定位看,新闻报道不是机关颁布下发的文件,不具有指导工作的法定权威和强制效力,只有在创造性地诠释文件精神和满足官兵需求之间“做文章”,才能找到用武之地。具体到实践中,新闻报道善于抓问题,抓住文件落地见效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报道,为落实提供“导航图”“说明书”,这样的报道才“有料有用”,助力文件落实更好地清除障碍、打通梗阻、填补盲点,促进问题的解决,指导性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体现。这种指导不是强制性的指导,而是一种树立导向、启迪思路、提供服务、凝聚共识上的“软性指导”。
(二)“报道”不是“报到”,既要抓“活鱼”,更要抓“活渔”
新闻报道是媒体提供的精神公共产品。这决定了它不绝不是作者文字上的自娱自乐,而是基于推动工作、服务官兵的公共思想产品创造。所以军事新闻报道,不仅仅是把新闻事实在版面上“报个到”“露个脸”就完了,更重要的任务是报道其中的“道”—蕴含的道理经验或者思想启示。“报道”不是“报到”,既要抓“活鱼”,更要抓“活渔”。通过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和启示,从而在报道某个单位具体经验成果的同时,揭示蕴含其间的“形而上”的公共道理和经验,使报道具有“宣传张三、教育启发李四们”的广泛意义上的新闻价值。
(三)平面媒体不是“表面媒体”,要抓“活鱼”,还要抓“沉鱼”
在新闻报道中,有一个表示抓鲜活新闻的形象说法—抓“活鱼”。相较于抓鲜活新闻,以抓问题为核心的工作报道,还有另一种要求,我们不妨称之为—抓“沉鱼”。这里的“沉鱼”,不是游在浅层、飘在表面的“浮鱼”,不是小鼻子小眼的“小鱼”,而是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涉入幽暗深邃的水底,抓到的个头更大、分量更重的“鱼”—即更深层次的报道内容和更深刻的报道思想。报纸作为平面媒体不能成为“表面媒体”,要通过抓问题让报道内容厚重起来、思想深刻起来。军事新闻报道抓“沉鱼”,既是采访要沉入基层、深入实践的作风要求,更是作品要思想深沉、内容厚重的品质要求。
三、军事新闻抓问题透视
抓问题,是新闻业务能力的一道“分水岭”。跨过这道“分水岭”后,感觉像是戴上了透视仪、显微镜,部队工作的主要脉络和重点关节更加清晰,采访更容易找到切入点,报道质量也会上层次。
(一)抓问题,从报道操作层面上看,是一种采写技巧
在报道中直奔问题去,聚焦矛盾点,更容易跳出单纯表扬稿的窠臼,找到更有价值的报道话题,让新闻报道从第一落点的简单关注到第二、第三落点的深入探究,写出针对性、指导性更强的作品。从操作层面看,这不失为提升新闻报道质效的一条“捷径”。
(二)抓问题,从思维方式层面看,是基于问题思维
抓问题,从深层次上看是基于问题思维。抓问题的能力,是基于问题思维引导并寻求解决对策的能力,是一种挖掘潜能、不断激发创造性、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了问题思维,抓问题才能穿透表面迷雾直达问题核心,让报道更具创造性。
(三)抓问题,从价值追求层面看,是一种建设性追求
军事新闻抓问题,从价值追求上来看,强调的是问题解决导向、弘扬正向价值,这也是西方新闻理论中所说的“建设性新闻”,也被称为“解决之道新闻”,或“解困新闻”“方案新闻”。许多抓问题报道就是通过剖析问题、寻求对策,来指导现实、推动工作的建设性报道。
四、军事新闻抓什么问题、怎么抓
抓问题抓什么、怎么抓?抓问题是实践性极强的新闻采写活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抓”。
(一)大“题”大“作”,紧扣中心,“顶天立地”
大报之大,非版面块头之大,也非标题字号等形式之大,而是思想性、影响力大。抓问题报道首先要树立大问题观,将部队建设的重大课题和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体现到重大主题、重大典型和重大活动宣传中去。这里说的“大问题”,是指重大宣传主题、重要使命课题,是抓问题报道的战略层面选题。如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好党和国家、军队事业发展新成就新气象,宣传好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等重大课题。
做好这类“重大问题”的宣传,既要桅杆上“瞭望”,又要田埂上“守望”,抓住上下关注的“结合点”,力求“顶天立地”。《解放军报》开设的《强军思想引领新征程》专栏,集中推出13篇重头报道,展现了强军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局面,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转载,实现了强军思想重大主题宣传的新突破。
(二)立“靶”解“扣”,有的放矢,“一碰就响”
“要写稿子,先选靶子”,这是抓问题报道的一条实用经验。抓住基层官兵关注、部队反映强烈、影响深广的问题,以及各级机关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报道的“靶子”选得准,问题一针见血,报道就会“一碰就响”,让人“眼前一亮”。
在具体新闻报道实践中,“靶子”可分为“明靶”和“暗靶”两种。“明靶”就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而“暗靶”则是隐含在报道之中的“弦外之音”,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指向。《解放军报》很受基层欢迎的“框新闻”栏目,常常通过一件具体新闻事实提出读者关注的问题,树立“靶标”,再通过报道追踪问题的解决,凸显鲜明的抓问题导向。再比如《解放军报》刊发的军事新闻名篇《“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 “红军司令”越炼越过硬》,明写部队军事训练,但稿件中却树立了“暗靶”—“两个凡是”为代表的“左”的影响,带来的红军必胜、一厢情愿的思维模式。因为稿件的“靶子”重大、针对性强,“蓝军司令”的报道在全军掀起了“蓝军司令”热,成为展现军事领域解放思想的精品力作。
(三)找“点”打“卡”,激活痛点,疏“堵”化“瘀”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若不见有“结”,也无从进而解脱那“结”。军事新闻抓问题,也要善于找到这些“结”—问题和症结。具体新闻采写中,可以通过找“点”打“卡”来抓问题。
“点”是问题的缩影。无论是痛点、堵点、闹心点,还是弱点、盲点、关节点,抑或是热点、焦点、迷茫点,“点点”背后有问题,值得深入探究解剖。“卡”是问题矛盾的集中显现。无论是卡顿、梗阻、症结处,还是瓶颈、短板、老大难,抑或是软肋、弱项、烦恼区,“关卡”里面有问题,值得认真追踪采访。按照找“点”打“卡”的思路,笔者曾在组织军事后勤报道中这样入手:先寻找上级出台的政策举措落地过程中“卡”在哪里,然后从这些“卡点”入手研究问题。如在关注全军团级干部就医“一卡通”运行情况的报道《‘一卡通’:如何让就诊更畅通》中,上来就直指“一卡通”“卡”在哪里,把报道的“靶子”立起来,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传递基层官兵呼声。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开设了“后勤保障改革·聚焦最后一公里”专栏,大多数稿件都是直击新政策落实中的“卡点”,通过抓问题力求引起有关部门关注,推动改革举措落实。
(四)“反弹琵琶”,逆向反戈,标新立异
抓问题报道,还有一种常用的思路是“反弹琵琶”。即通过逆向思维寻求打破常规、与众不同的报道视角,在反差中给人以启迪。
比如党的十八大后,聚焦作风转变的报道很多,不少报道都是从正面入手关注“做减法”:砍会议、砍预算、砍高消费等。我们从逆向思维入手,及时组织记者、通讯员深入采访寻找“做加法”的情况:听取基层意见为官兵解难的会时间“加长”,机关专车改进服务悄悄为基层官兵“加座”,会场不摆鲜花但为戈壁军营来队家属房摆上鲜花……这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加法”,同样体现了好作风。这组抓问题的稿件刊发后受到好评,不久《人民日报》一版刊发言论《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进一步印证了稿件的报道思想。此外,《解放军报》刊发的《想想哪些工作不做反倒有利提高战斗力》《酒杯放下了 工作上去了》 《坚决克服“光荣的缺点”》等稿件,都是逆向思维抓问题的佳作。
(五)早立“尖尖角”,把握先机,引领启迪
新闻姓“新”。对于抓问题报道来说,要善于盯着新情况、新问题做新文章,感知起于青萍之末之风,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时便早早“立上头”,抢占报道先机。只有善于敏锐捕捉雷声之前的“思想闪电”,率先探察鸭先知的“春江水暖”,及时采撷二月春风剪出的“那抹新绿”,抓问题报道才常抓常“新”,生机盎然。
比如,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原七大军区撤销后成立善后办,负责处理改革善后事宜。我们第一时间推出系列报道“善后办该怎么办”,聚焦改革过渡期这个新成立机构“如何办”的问题。我军新联勤体制启动后,我们及时组织“新联勤时间”专题报道,及时关注新联勤启动运行后的新气象,回答了“新联勤新在哪里”的问题。在我军推进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无处不在,这更加呼唤新闻报道及时抓“新”,展现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