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改革开放40周年 · 人物】全国“我最喜爱的好法官”陈少华谈执行工作变迁》
陈少华,男,1968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漳州市龙文区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2017年3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好法官”推选活动中,陈少华同志从33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光荣入选全国十佳“我最喜爱的好法官”。同年11月,陈少华同志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官”。
回首当年执行路
1991年,我进入龙海市人民法院工作,从一开始的书记员做起,慢慢成为了一名审判员,在多个基层法庭的工作经历,成为了我年轻时深深的回忆。
当时案件标的小,更多的民间纠纷来源于群众的心结,下乡调解案件,和群众打交道,成为了家常便饭,因此,熟悉当地民俗风情,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沟通交流,显得格外重要。记得当时带我的老审判员经常对我说:“办理案件,要做到既讲法理,又讲情理,能协调处理各方关系,平息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才是真的把案件做好了。”这句话我至今还能清晰记得。
2005年我调到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先后在刑事审判庭、朝阳人民法庭担任负责人或副庭长。2012年,院党组经过研究,把我从法庭副庭长这个角色调整到执行局局长这个位置上。如今一晃眼,我已经在法院审判执行一线工作了28个年头,沉淀下来的是对这份职业的情怀与感悟,更是对矛盾纠纷背后的民心给予更多的理解。
刚到执行局主持工作,我觉得要挑起的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担。龙文法院作为一个年轻法院,案多人少一直是长久以来的压力,这份压力,在执行局格外凸显。再加上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大部分靠人力开展工作,效率很低。比如在查询被执行人有无可供执行财产方面,常常是在汇总案件查询单后骑个单车便奔波于各银行之间,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效率也不高,甚至在交接手续的时间段里,帐户里的钱被被执行人转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人员的缺少与人力资源的浪费,带来的是积案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加的积案又导致申请执行人整天到办公室追着经办人办案,甚至去信访和上访。
在我担任执行局局长后,我着力转变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主动与信访人或申请人对接,跟他们主动打电话,同时,开始着手处理3000多件陈年积案,想要解决这么多积案,只能是加班加点地每个案件逐一梳理。对比现在的执行方式,当时的这种做法可以称为“苦功夫”。就是拼尽人力,强力攻坚,硬啃骨头案。
可以说,当时打破这种局面,是大家硬着头皮顶过来的。
随着信访积案的逐渐化解,执行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之后就是要稳定军心,齐心合力,让执行之路越走越顺。有了院党组的强力支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执行工作的局面逐渐打开。
时过经年,回首过往,确实令人感慨。科技的进步,司法体制的改革,给了执行工作莫大的助力。如今,只需在办公电脑前轻轻一点,立即能得到被执行人账户余额的查询结果,反馈时间只要短短几秒,而且能够查询的银行范围和财产种类逐渐在扩大。之前困扰执行工作最大的技术条件问题,得到了大幅度缓解。
科技成为了执行效率的保障,相比十多年前,我们也有了更好的办公环境,执行服务中心、当事人接待窗口、执行单兵设备,“点对点”、“总对总”执行各项指挥系统,都极大地加快和服务了执行进程,也最大化地方便了群众。这些变化,大到肉眼就能看到。
然而我始终觉得,强制执行只是工作的一种手段,是执行工作的有力后盾,但要做到破解执行难,案结事了,还是要化解矛盾,解决当事人的问题。释放出来的人力就可以把心思和时间放在这里。
因此,我更愿意提倡一些和谐执行、善意执行的理念,就像当时传帮带带我的老审判员说的那样,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我想,这种司法为民的情怀,应该是一种不变的传承。
如今,随着社会各界的参与,执行合力的凝聚,执行大格局建立得越发完善,社会诚信也在逐步提升,法治信仰也更加深入人心。我很荣幸在破解执行难这条道路上见证了公平正义最后防线的构筑,也希望人民群众能见证司法工作者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担当。
来源:龙文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