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桂馥:85张存折背后的心愿

人人人网 2018-10-08 20:04:44

他很“抠门”,用着旧式的烟斗、大茶缸子,拾别人的旧衣服穿,被褥破旧不堪也舍不得扔。

他又很“慷慨”,将自己一生的积蓄——85张存折及现金约50万元,全部捐出。

他是方桂馥老人,今年96岁,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离休教师。以老人捐款为基础,学校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方桂馥奖助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在校生,至今已有34名学生受益。

今年6月,方桂馥当选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此前,他还被评为“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

老人说,捐款是他多年的心愿,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成。

“抠门”老人捐出85张存折

9月12日,记者在沧州万盛老年公寓,见到了方桂馥老人,老人正靠在窗前看报纸。

看到来人,方桂馥老人从椅子上微笑着站起来,虽然行动有些迟缓,但是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在随行的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会老干部科李彬的介绍下,记者得知,老人早年因病失聪,后来语言功能也丧失,只能用纸笔和人交流。

今年96岁的方桂馥,是安徽省枞阳县晓礼庄人,毕业于原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58年8月分配到原沧州市农科所,后因农科所并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于是来到学院工作。

终身未婚、无儿无女的他,谢绝了单位的福利分房,还在离休后主动从学校宿舍搬出来,住进了南陈屯乡姚庄子村的养老院。“离休了,不能占着单位的房子,房子要让给年轻人。”面对记者的疑问,方桂馥老人在纸上写道。

在养老院,老人始终惦记着他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他心里一直琢磨着,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2014年的冬天,方桂馥老人在养老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拿着一份遗嘱找到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对当时的情景,李彬记忆犹新。那时,她刚到学校工会老干部科工作一个多月,并由此结识了方桂馥老人。

李彬说,老人的遗嘱工工整整地写道:“我已92周岁了,估计活不长了,我逝世后火葬,骨灰撒在运河里,我的存款有30多万元,全部用在助学金上或扶贫工作上,衣服被子用在扶贫上,特此存老干部科。2014.11.16书此。”

在场的工会老干部科工作人员,马上将此事报告给了学院领导。

李彬特别清晰地记得,学院领导去看望方桂馥老人的时候,他拎出一个破旧的皮箱,轻轻地打开,里面有一个小铁盒,老人用钥匙打开小铁盒,拿出厚厚一沓存折,郑重递到学院领导手中,没有半点犹豫。

为完成老人的心愿,学院于2014年12月18日专门举行了“离休干部方桂馥同志爱心助学捐赠仪式”。仪式上,老人一次捐出了73张存折,连本加息共计351157.57元。捐赠仪式进行中,老人又悄悄地向主持人递上一张纸条:“我还有几万元余款,要继续捐献。”

2014年12月29日,学院师生到养老院看望老人时,方桂馥又从床铺下拿出一个旧皮包,从夹层中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张纸条和一沓存折。他再次捐出12张存折,本息共计42772.6元。

当学院领导以老人今后会因生病等原因有急用为由拒绝第二次捐款时,老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道:“如果我生病,住院费有单位报销,不用操心,另外我已留存9400元,够用了。”

就这样,除了应急所需的9400元住院费用,老人两次共捐出85张存折,连本加息共计393930.17元,几乎捐出了他的毕生积蓄。

“这85张存折中,最少的存了500元,最多的一张存了1.2万元,时间跨度长达40年,这是方老一生的积蓄啊。”李彬告诉记者,她经常和方桂馥老人打交道,她的印象中,老人虽然每月有5000多元的离休工资,但是生活极为节俭,甚至可以说非常“抠门”。

李彬边说边指着老人的桌子:“你看,方老平时就用这旧旧的烟斗,用大茶缸子喝茶,茶水馊了也舍不得倒掉。”

为了省钱,方桂馥最初选择了标准最低的农村普通养老院,因为环境差,学院几次想给他换家环境好点的养老院,李彬也多次给他“做工作”。但老人每次一听要换养老院,都猛摇头,因为他知道环境好的养老院费用肯定高。连续“斗争”了好几次,最后老人听了李彬的话,搬到了现在的万盛老年公寓。

在搬东西的过程中,学院发现方桂馥的被褥已经旧得不能再用了,就帮他换了套新的。

“你可不知道,找不到以前的被褥了,方老就像个孩子似的,只要我去看他,就写纸条追着问我被褥去哪了。开始我说给扔了,他特别不高兴,非让我去给他找回来。”李彬说,“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怕浪费东西。于是我们就编了一条善意的谎言,说他的被褥我们重新拆洗装好后,送给贫困生了。这一下他就不问了,还挺高兴。”

还有一次,李彬拉开老人的抽屉,发现一根咬了几口的香肠都长毛了,怕他吃坏身体,就拿出来要扔掉。方桂馥看见后马上给夺回来,示意没事。实在拗不过老人,李彬只好把坏掉的部分用刀削了削,把香肠“还”给了他。

有时候,李彬帮忙整理老人的衣橱,会发现橱子里莫名其妙多出好多旧衣服。李彬在养老院里一打听,原来有些老人去世后,方桂馥会去拿一些能穿的衣服回来,这样他就省下了为自己添置衣服的钱。

“他就这样一点点攒呀,等过一段时间我们再去看他,他拿着钥匙打开衣橱,在衣橱的一个旧皮包里摸索着,然后递给我们一沓钱,并附上一张纸条——‘我又存了点钱,拿走吧!’”李彬一边说一边抹着眼角的泪水,“当我们接过这些钱的时候,真是既感动又难受。”

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特别“抠门”的老爷子,把自己的工资一分一分地攒了下来,先后拿出了近50万元积蓄帮助贫困学生。

人物|方桂馥:85张存折背后的心愿

方桂馥与看望他的孩子们交流,李彬(右一)拿着学生写的话给他看。王胜利摄

不图名不图利,只为贫困孩子不掉队

方桂馥是一位和善而又低调的老人。记者在纸上向他提问:“您捐款给学生的初衷是什么?把钱都捐出来不心疼吗?”

老人看了看纸条,笑了,并没有拿起笔,表明他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一旁的李彬见状,夺走了老人手中的烟斗,像哄孩子似的示意他一定要回答,回答完才给烟抽。于是老人拿起笔,一笔一画地写了一行字:“钱要起作用。我去世前,必须这么办。”

在与方桂馥老人交流的过程中,他反复提到“帮助贫困学生是自己多年的心愿”,他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成,他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方桂馥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从小吃了很多苦。“或许是方老小时经历的苦太多了,他不愿让今天的孩子们再受苦,所以总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这些孩子。”李彬揣测说。

大学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方桂馥成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员。在学院里,有时他听同学或老师们提起,有些学生因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很艰苦,他便悄悄将这些贫困学生的名字记在心里,为他们提供一些资助。

离休后住到养老院,方桂馥依然很惦记那些贫困学生。也许是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缘故,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关心着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在姚庄子村的养老院休养的时候,村上定期赶大集,方桂馥经常去转一转。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那时候老人看到有小孩子在路边和父母摆摊儿,他就通过纸笔和孩子交流,问“几岁了”“在上什么学”“功课难不难”等问题。因为心疼孩子,老人每次都会掏出身上所有的零钱,塞进孩子口袋里,让孩子买书本、铅笔。

为了完成老人的心愿,用好老人的捐款,2015年4月,学院以方桂馥捐款为基础,融入“爱心基金”,设立了“方桂馥奖助学金”,并成立了方桂馥助学金管理委员会,专门管理老人捐献的善款,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在校生,至今已有34名学生受到资助。

“其实,方爷爷捐款的初衷很简单,他不图名不图利,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贫困生一个也不掉队,好好学习,完成学业。”已经毕业的学院化学工程系学生于晓彤说,“这也是他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吧!”

是物质帮助,更是精神财富

“方爷爷很喜欢笑,笑容纯净。看到他笑,我们整个人都会开心起来。”近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朱鑫丽终于见到了方桂馥老人。

因为成绩优异,朱鑫丽去年获得了“方桂馥助学金”。她说:“我来自邢台沙河的一个小山村,爸爸身体不好,家里靠务农维持生计,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能够得到方爷爷的帮助,我特别感激。方爷爷不仅在物质上帮助我们,在精神上也经常鼓励我们。”

朱鑫丽告诉记者,方爷爷虽然说不出,但是很喜欢用纸笔和大家交流。第一次见面时,方爷爷在纸上问了她很多问题,也写了很多暖心的话,譬如“你学的什么专业?”“现在学费是多少?饭菜贵不贵?”“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懂的,要多请教专业老师。”“要好好读书。”……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很关心他们的成长,常常鼓励大家要好好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将受资助的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五六名学生,每周二下午没课的时候,学生们轮流去看望方桂馥老人,带去水果、小零食还有小节目。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也经常自发去老年公寓陪伴老人。

“我看望过方爷爷一次,他对我的鼓励让我在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提起方爷爷,来自邯郸的学习工程测量专业的王志成有些激动,“我爷爷瘫痪,妈妈患有精神疾病,爸爸在家务农,还有一个弟弟即将上初中。我非常感激方爷爷的捐助,当方爷爷鼓励我要好好学习,靠知识来改变命运的时候,我哭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方爷爷。”

王志成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今年5月举办的“河北省高校制图与构型能力大赛”中,他获得了特等奖。在6月举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高等学校大学生‘华测杯’测绘技能大赛”中,他参与的专业团队获得二等奖。他说,下次要带着这些获奖证书去看方爷爷,让方爷爷也高兴高兴。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虹说,方桂馥老人捐出的不仅是财产,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采访间隙,李彬告诉记者,方老不白疼这些孩子。今年5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侯建腾和他的母亲专程从邯郸赶来,看望方老,表达感激之情。

记者拨通了侯建腾的电话,他说:“父母在老家务农,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方爷爷把辛苦积攒的工资拿出来,帮助我们这些贫困生,我特别感激。在毕业前,妈妈带着我一起去看望方爷爷,教育我要知道感恩。”

刚毕业的侯建腾告诉记者,他现在在河间一家数控车床厂工作,他会一直记着方爷爷的恩情,有时间还会再去看方爷爷,等将来自己有能力了,也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将方爷爷的恩情记在心中,并将这份感恩的心传递下去,很多师生都在努力。

大二学生司鸿祥告诉记者,每次去看望方爷爷,他心里都很难过,方爷爷擦嘴的手绢破旧了舍不得换,新衣服舍不得买。

“这样节俭的方爷爷,却把积蓄捐出来帮助我们这些贫困生,我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对得起他。我是承德人,等明年毕业了,我想留在沧州,因为这里有方爷爷,我可以经常去看看他,让他不孤单。”

人物|方桂馥:85张存折背后的心愿

方桂馥与获助学金的孩子在一起。王胜利摄

■记者手记

善行无迹,掬水留香

96岁的方桂馥老人,用无言的行动,诠释着人间的大爱,诠释着人生的意义。

方桂馥,只是我们身边一位普通的老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埋首于朴实的生活中,做着自认为自然不过的事情,却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在学生们心中,方爷爷是爱笑的。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和善的微笑,眼神纯粹得像一个孩子。当记者问起捐款的初衷以及把钱都捐出来是否心疼时,他也只是笑笑。

在老师们心中,方老对自己是出了名的“抠门”,但他却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将毕生的积蓄捐给贫困学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成。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以无私的情感照亮了莘莘学子前进的方向,以质朴的大爱为无数人传递着温暖心灵的接力棒。

在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方桂馥老人的爱心在悄悄传递着。

学院的师生早已把方桂馥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每逢春节、中秋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都会到万盛老年公寓看望他。老人爱吃什么,需要什么,就带来什么。养老院的护工告诉记者,每次大家来看方老,老人都会笑得特别开心。

因为老人无儿无女,学院将受资助的学生分成小组,每周定期到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也经常自发去老年公寓陪伴老人。

这些学生当中,有的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方爷爷;有的和家长从老家赶来看望方老,表达感激之情;有的计划毕业留在沧州,可以常来看望方爷爷,让他不孤单。

9月10日教师节,而这一天恰巧是方桂馥老人的生日。学院为他办了一场温馨的生日会。期间,进来两位老人,说是来看望叔叔。

原来,老人的事迹不仅在师生之间传颂着,今年被评为“中国好人”的消息已经传回了安徽老家。老人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因为种种原因,与老家亲人失去了联系。老人的一个侄子得知叔叔还健在,并且做出如此善举,立即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了联系。几经辗转,80多岁的侄子、侄媳从安徽芜湖坐了13个小时的火车,专程来看望叔叔。

“叔叔的爱心壮举,扶贫助学,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在有生之年,来见见我的叔叔。”方继武告诉记者,叔叔的事迹在老家已经传遍,他用爱来温暖别人,为学生们照亮前行的路,成为了家乡人的骄傲和榜样。

侄媳汪国珍在纸上写道:“叔叔,您保重身体,等您百岁的时候我们再来看您,一起团聚。”看到这里,方桂馥老人露出了微笑。

爱心之灯,点亮每一个心房。但愿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愉悦的满足。

文/记者 王雅楠

上一篇:全省交警队伍正能量候选人物视频评选进行中,请为周...
下一篇:央视网(www.cctv.com)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