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
835 2024-11-04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信息,描述了该校石丹林教授在雨天放学的时候,脱掉西装遮住学生们的作业,自己淋着雨的一幕,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条消息发布之后,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引起热烈的话题讨论。综合各种讨论评价,大致有这样三种倾向:一是高度赞扬型。这部分人的评价与学校官微类似,甚至从更高的角度对石教授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石教授是“中国好老师”,他的“责任与良心”令人动容。二是普通中庸型。这种观点与石教授本人的看法差不多,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是其作为老师的本分职责,不需刻意拔高、过分夸张渲染。三是质疑贬低型。这类言论对石教授的行为发出质疑,凭着主观推测认定这就是一场“炒作”“作秀”。
其实褒扬善举、传递温暖无可厚非,而且很是必要,但是要注意方法和程度,渲染夸张倒会过犹不及。
近些年来,媒体中也经常出现“最美”人物,譬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清洁工”,可以说,报道初衷是想褒扬身边善举、弘扬主流价值,这对于社会来说,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网络走红的一些“最美”人物,其实他们的行为也正是无数普通人正在做的普通事,只是被放到了网络平台加以渲染、广泛传播,引起了众多关注。这种意外“走红”,实际并不是多突出的道德模范,也不一定是赞词中描述的那般高大上。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媒体对此类事情的渲染夸张、推波助澜,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一些负面信息的渲染,使公众对于某些职业团体或者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增加了对于某些职业和群体的不信任感,使得当一些小善举出现在网络视野中的时候,人们就会以先前形成的负面印象为参照基础进行评价,一些通常不起眼的小善举因此被拔高、放大,甚至夸张。
对于这些生活中的小善举、小温暖,我们对待的态度当然应该是鼓励和支持,但如果一味抬高至“伟光正”的高度,相反会让它不接地气,脱离现实生活,与善良和谐的社会目标初衷相背离。无论是职业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恪守本分、做好自己,不要忘记存善心、行善举。只有如此,才能让善良、责任、温暖成为生活的常态,而不是让它成为“稀有”的新闻。
而以阴谋论来揣测他人的善举,认定别人一做好事就是“作秀”的思想,不得不说是一种卑劣心理的产物。
类似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不久前也才发生“女子大街扶老人被指炒作”的事情。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动机不纯、为炒作出名而“行善举”的事情发生,但要是随时以这种心理揣度他人的行为,不顾具体情况一概而论、以偏概全,那这类人也和动机不良的炒作者一样,都是不怀善意。按照这类人的逻辑,他们的观点就是一种极端的“性恶论”,在他们眼睛里社会上存在的好人善举都是为炒作而表演装样子,不是真正做好事。
我们的世界自然不会是这个样子,正因如此,这样的人和思想才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他们尖锐恶毒的言论,对真正心怀善意、积极践行善举的人进行诋毁、中伤,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他们恶毒的口水会阻挡怀有善意的人去行动,慢慢会淹没和侵蚀生活中的善意和温暖。这样的言论和行为,是对公序良俗的践踏,甚至已经构成了违法和侵权,需要我们共同抵制和避免。
还需注意的是,恶意的揣测攻击并不等同于客观的批判。面对社会发生的事情,多一点批判性思考是一件好事,但是批判性地思考是建立在客观详实的证据和理性公正的认识上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两者不容混淆,如果混为一谈,别有用心者更是会打着批判的旗号,行污辱诋毁之实,一些受众会在这种言论下茫然而失去正确的方向,好心行善者则更会受到打击和侵害。
不要让好心善举被言论淹没,无论是夸张地拔高渲染,还是恶毒地揣测诋毁。
文/王帅(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