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
835 2024-11-04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国,从青少年抓起。
5月19日,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和苏宁体育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从公益项目、中学生足球赛事、足球青训项目及中国中学生足球媒体矩阵打造四个方面达成战略合作,致力于给中国中学生体育带来更高的关注和推动力。
“苏宁体育已深耕足球领域多年,中体协希望与苏宁体育携手共进,充分利用苏宁体育强有力的实力及多年深耕职业足球领域的经验,双方共同探索一条国有资产与民营资本共同参与的、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共荣的教体融合新思路。”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薛彦青率先点出了双方合作的价值所在。
苏宁体育集团常务副总裁王冬则进一步表示,希望帮助校园足球运动“出圈”,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市场力量,来持之以恒地推进,让校内校外形成合力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起到推动作用:“苏宁体育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PP体育这样的核心体育媒体平台,推出线上培训推广课程,帮助健全校园足球训练体系;另一方面,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苏宁体育的大数据手段,在校园足球中融入更多数据化的指导和依据。”
青训、公益、联赛普及,苏宁体育助力青少年足球“三步走”
中体协与苏宁体育达成战略合作的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苏宁体育在青少年足球及中国足球建设上已摸索出的成型经验,这主要体现在青训、公益教育以及联赛普及三个方面。
青训方面,苏宁体育旗下拥有江苏苏宁男子足球俱乐部、江苏苏宁女子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男子足球俱乐部和国际米兰女子足球俱乐部,依托俱乐部,苏宁体育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最先进的青训体系。通过梯队建设、铺设青训学院、建设足球青训学校、设立足球学校以及与校园进行足球合作等方式,助推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
公益方面,早在2008年,苏宁公益联合爱德基金会开始共同打造“冠军课堂”“圆梦课堂”“校园足球梦”等一系列体育类公益慈善项目,为中西部贫困乡村中小学提供体育方面的物资与教育支持,开展足球教学和训练,组建校园足球小队。十余年间,苏宁捐建了2000多所爱心体育教室,为100多所农村小学组建了足球队。此外,2016年苏宁·爱德“足球1+1”公益项目发起以来,苏宁已经资助了30所分布在江苏、安徽和青海的偏远农村学校,举办公益联赛537场,培训教练759人次,捐献足球设备11070套。
而在青少年足球联赛方面,苏宁体育依托PP体育的专业的体育媒体平台,能够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定期举办青少年足球联赛,能够让青少年在实战中使得竞技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王冬认为,经过几年来的推广,校园足球已经过了初期的普及阶段,但也依旧存在提升空间:“校园体育运动的发展壮大,需要出圈。所以此次与中体协的合作,PP体育不仅会直播报道中学生足球联赛,推出线上足球推广课程,共建中学生足球媒体矩阵,更重要的是会加入全国苏宁所有生态的资源,助推校园体育的推广,打破原本校园体育的推广壁垒。作为媒体,PP体育希望与中体协真正形成合力,培育出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机构企业媒体携手扛起社会责任,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除了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建设,以推动体育产业持久良性发展为己任的苏宁体育也在赛事版权维护、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探索频频。
体育赛事版权保护方面,PP体育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便高度关注体育赛事直播版权保护,通过立法呼吁、发起知识产权论坛、不遗余力对体育赛事盗播侵权行为进行诉讼和追责等方面努力来倡导推进“加强体育赛事转播知识产权保护”,倡导行业形成一个良性、健康的版权运营环境,促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模式创新方面, 此前PP体育已经开始在泛体育、泛娱乐领域进行布局,尤其在疫情导致的赛事停摆期间,PP体育展开了健身、直播、电竞等业务,还结合球迷的需求与苏宁的优势,渗透到更广阔的泛体育零售领域,并在当前火热的体育零售直播带货领域分得一杯羹。
“未来PP体育不仅仅是围绕版权的直播及赛事报道,而是希望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打造综合性体育服务平台,能够服务更广泛的体育人群。此外,PP体育也希望通过多场景的营销为合作伙伴赋能,实现体育商业上中下游全面价值释放,助力体育产业进入精细化、专业化运营新阶段,盘活整个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王冬表示。
这与国家的引导方向不谋而合。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部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纲要》提出的五个方面战略任务中,将“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体育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等内容提上重要位置。可见,体育产业良性健康可续持发展需要全行业共同推动,更需要关键力量率先发挥出关键作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带动行业发展。
“校园体育运动的发展壮大,需要借助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市场力量,行业协会与机构、体育媒体平台、体育产业链上的企业无疑就是第一梯队力量。” 王冬表示,“这也需要机构、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大家在协同的过程中各方可发挥各自优势,如行业协会与机构可从规则、规范、政策支持倾斜等方面提供助力;有专业能力的企业提供专业支持、资源支持、场地支持、资金支持等;媒体则可发挥宣传及舆论引导作用,呼吁并助力科学氛围的行成。大家携手共同推动体育强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