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珠三角“无人工厂”: 生产线上的智造变革

人人人网 2020-09-06 08:55:57

探访珠三角“无人工厂”: 生产线上的智造变革

  劲胜精密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人代替了大部分的工人。南方网全媒体记者孙俊杰摄

  数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机器轰鸣。

  在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50台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抛光、打磨……不到20秒,一个个打磨好的手机外壳“出炉”。在偌大的车间里,偶尔有两三个技术员拿着平板电脑在遥控机械手和六轴机器人、钻削加工中心穿梭,很难再见到人影。

  像这样以往在科幻片中才见过的“无人工厂”,正在珠三角落地生根。

  珠三角“无人工厂”热潮涌动背后,广东制造业流水线上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珠三角多家制造企业,实地探访“无人工厂”背后的智造变革。

  机器人“统治”的生产线����

  “不会流汗的车间”

  走进劲胜精密的车间,记者的第一反应是:壮观!排列整齐的机器方阵间,大小不一的蓝色机械手不知疲倦地转动着,智能自动配送小车送来的各式材料,被精准而迅速地放到生产线上……

  “以前打磨、抛光这个生产环节,让我非常头疼,一旦碰上订单高峰期,人手捉襟见肘。现在,我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劲胜精密智能制造事业群总经理黄河举例说,今年5月企业接下一张大订单,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要按时交货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而现在靠着“无人工厂”里的50台机器人,最终按时、按质交货。

  “一名工人就可以操控整条生产线,人力成本降低近6倍,产品稳定性大幅提升,基本达到华为、OPPO等品牌手机生产商的高标准要求。”黄河还在琢磨着“无人工厂”的技术升级,他拿起放在桌上的手机比划着,“在产品外观检测方面,有些手机的划痕深浅不一、形状不同,行业还没有统一标准,目前主要依赖人工监测,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提升智能机器人视觉的精准性。”

  在东莞德尔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新车间被涂成蓝色,灯光投射在玻璃机箱上,一个个机械手臂在箱内上下翻转。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年轻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在“世界工厂”的流水线上挥汗如雨。而现在,工业机器人创造的“无人工厂”改变了这一切,从上料到将数千颗电芯放入输送链,都由机械手完成。

  22岁的黄孟华紧盯着电脑操控屏,行走到机械手矩阵中,检查运行轨迹。在这个无尘、无噪音的生产车间里,黄孟华站在机器旁和记者交流,完全不用提高音量。

  今年6月,黄孟华刚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学习了一个多月,他已经成为这条机器人生产线的“指挥员”。

  东莞德尔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创算了一笔账:以传统的手机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平均生产效率较2012年的人工生产线提高了超过10倍,当时一条生产线需要33名工人,如今只要三四人。2012年,公司从深圳落户东莞大朗时,年产值1亿元,流水线上有500余名工人。而随着自动化改造的推进,工人人数未增加,2016年的产值却达到5亿元。

  德尔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看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机床运转顺利,辛创放下心来。“一组电池的重量是一吨,人工作业根本不可能实现,新的生产线也彻底与繁重的劳动告别”。

  自动化的“无人工厂”已经初现雏形,黄孟华的同事们把这里形容为“不会流汗的车间”。

  被改变的产业工人����

  “人脑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机器人来了,产业工人去哪儿?

  “劲胜精密在实现机器换人以后,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在黄河看来,机器人和产业工人不是简单的谁替代谁的关系,加工制造生产一线的工人减少了,技术工人却越来越多。

  伴随着“无人工厂”的逐步成型,原本的产业工人逐渐转型到技术、研发等岗位,企业内部掀起了一股“工人转型”的热潮。

  短短4年时间,李勇军从普通的产业工人晋升为研发工程师,兼任劲胜精密智能工厂营运部CNC领班。

  2013年底,李勇军和父辈一样怀揣梦想,来到东莞的车间,成为劲胜精密的一名流水线工人。“12个小时内不停歇地重复一个动作,每个月仅有3000、4000元工资……”单调、乏味的工作状态,至今让李勇军印象深刻。

  两年前,当企业开始建起“无人工厂”时,李勇军主动请缨,申请调到技术岗位,成了操纵机器的技术工人。经过培训调岗,李勇军现在成为劲胜精密的研发工程师,参与到企业各项研发中。

  在生产车间里,一只六轴机器手抓住零配件,快速地放在生产线后,随着传动带输送到下一个环节……让机器人乖乖地“俯首听命”,并不是那么简单。为了这个简单的“抓取”动作,李勇军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写了10000行命令。当机器手成功完成这个动作时,李勇军“兴奋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这是他转型研发工程师首次撰写成功的“命令”。

  为了“无人工厂”自如运作,李勇军和他的同事们把大量功夫下在了外人看不见的地方。目前,机械手使用的各种自动程序,多数是工程师们开发的。

  “我们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上的50多名一线工人,都是90后的大学生。”辛创自豪地说,“这些大学生现在是一线工人,但是公司是按工程师的规划培养这些年轻人的,与生产线密切接触,你才能知道什么环节需要改进。”

  “机器的设计和改良者都是人,人脑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辛创感慨地说。

  企业家的新梦想����

  打造“无人工厂”样板车间

  当李勇军正在埋头编程时,佛山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霍锦添正在为招揽机器人专业人才而伤脑筋。

  各种工业机器人搅动着越来越多企业老板的神经,霍锦添便是其中之一。早在几年前,他就敏锐地捕捉到:自动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机器人产业会迎来巨大的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这位佛山不锈钢行业的企业“大佬”独自前往欧洲,踩着厚厚的积雪,找到了意大利的机器人系统集成龙头企业,最终达成合作,正式进军机器人集成系统领域。

  嗡!在利迅达的车间,机械手从工作台上抓起水龙头毛坯,在抛光机上细细打磨。这是霍锦添和团队花了7年时间打造的成果。霍锦添梦想着,有一天,这些机器人遍布“世界工厂”大大小小的车间厂房。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第四年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全球每卖出10台机器人中,就有3台销往中国市场。“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将是智造转型的必然趋势。”霍锦添表示,去年以来,公司旗下的机器人在汽车、手机等行业迅速打开市场,销量快速增长。统计数据也证明了霍锦添的判断:今年一季度,广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37.83亿元,同比增长41.7%。

  趁势而上,霍锦添筹划着下半年推出智能制造第三方平台。他计划在佛山顺德以及东莞设立两大平台,每个平台拥有100—200台机器人,承接通用性较高的工序。

  “中小企业掏钱买机器人成本较高,第三方平台就是机器人的劳务派遣。”霍锦添表示,该平台不是单纯的租赁设备,而是“服务”的输出。目前,企业正在积极牵手西门子等全球自动化“大咖”,以期更快地推出“无人工厂”的样板车间。

  “接下来,我们要转型,从生产制造型企业变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黄河信心满满地说。

  前不久,他签下一笔960万元的订单,合作方是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他们要把珠三角的“无人工厂”复制到湖南去。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郑佳欣郭文君叶永茵叶洁纯

原标题:探访珠三角“无人工厂”: 生产线上的智造变革

上一篇:敢不敢算一算,今年过年你花了多少钱?
下一篇:豪华精选携手RIMOWA及陈坤推出限量版定制旅行箱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