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安:醉心于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 文化寻根苦中有乐(组图)

人人人网 2016-06-24 20:24:43

(原标题:杨如安:醉心于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 文化寻根苦中有乐(组图))

杨如安(中)在寻访老艺人(资料图片)

杨如安(中)在寻访老艺人(资料图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西兰卡普(资料图片)

西兰卡普(资料图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讯6月24日15时28分讯青瘦的脸庞,和霭的笑容,戴着一副眼镜,饱含儒雅之气。这就是杨如安,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院长,一个对渝东南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挖掘近乎痴迷的资深学者。

渝东南地处鄂、渝、湘、黔四省市交汇处,也是我国东西民族文化走廊和南北民族文化走廊的交汇处,文化悠久、民风淳朴。各个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学习,难分彼此。

渝东南文化寻根苦中有乐

6月23日,杨如安与记者谈起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时,手指轻轻拂着书桌上的《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系列丛书》。这套丛书是他的宝贝,历时4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这套丛书共7册,分别为《后河戏剧本集》、《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文集》、《重庆市少数民族碑刻楹联》、《重庆市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重庆市少数民族生命之礼》、《重庆市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兰卡普》,总共3000多万字、1.2万张图片。

杨如安是这套丛书的主编。为了出版这套丛书,他和年轻的教师团队翻山越岭,艰难跋涉,行程1.6万公里,足迹遍布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的18个区县、60多个乡镇,寻访了1500余人,收集整理的影像资料达2000多分钟。

看看这组数据,够“苦”的吧。杨如安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精神享受,渝东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寻根苦中有乐。

有2个民间艺人,或许是杨如安吃“苦”的诱因。一个叫龚光耀,重庆黔江人,一生酷爱后河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唱,不唱心里难受。

另一个叫罗延贵,湘西州龙山县石碑镇人,从小喜欢汉剧。自办汉剧传习所,在家里搭个台,爱好者上台去唱几段,自娱自乐,过过戏瘾。

杨如安认为,民间艺人都在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高校作为文化和文明的引领者,更应该有这种责任和使命。

民族舞蹈(资料图片)

民族舞蹈(资料图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料图片)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料图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醉心于少数民族文学艺术

在渝东南地区考察的过程中,杨如安时常醉心于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

比如,文学方面的代表有酉阳的冉氏土司文学;民歌方面的代表有“啰儿调”、“南溪号子”、马喇号子;戏剧方面的代表有“阳戏”、“后河戏”......

“他是田里的蚂蟥,听不得水响”。杨如安并不反感别人对他的这种评价,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精神上的享受,执著于文化寻根是文化人该做的事情。

1869年,南戏传到黔江濯水。经过文化融合,后河戏成为濯水的地方戏。

2013年夏天,杨如安前往湖北来凤县,向熟悉南戏的徐朝元老人探寻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渊源。

徐朝元的家中有许多南戏剧本,但全是手抄本。杨如安犯难了,剧本原件是带不走的,怎么办?他索性花了1600多元买了一台复印机,把南戏的剧本手抄本全部复印带走。

有了这次经历,在后来的寻访过程中,杨如安一直把复印机带上。

让杨如安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件事。

2014年1月16日,农历腊月十六,千家万户都在准备着过春节。

杨如安听说湖南龙山县桂塘镇文化底蕴深厚,汉剧在当地颇有根基。于是,他和同事们一道,从酉阳大溪翻山越岭前往桂塘。

晚上10点钟,杨如安一行到达桂塘。此时,寒风刺骨,他搓了搓差点冻僵的手,然后去敲老艺人的家门,却吃了闭门羹,因为老艺人已经入睡。

杨如安不得不遗憾地离开。趁着夜色,他在手机上写了一首打油诗:“桂塘夜色美,烟花寒风吹。崎岖登野路,汉剧亥犹追”。

第二天,杨如安再次登门拜访老艺人,终于如愿。

在文化寻根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太多。

余发友是《重庆市少数民族碑刻楹联》一书的主编。有一次,他和杨如安深入彭水郁山镇的大山深处,在挖掘整理碑刻楹联时,手背不幸摔成骨折,杨如安的踝关节也在那次被扭伤,但是他们还是忍着疼痛坚持探访长达10多天。

谈起往事,杨如安感慨万千:“艰难跋涉,文化追根与血泪并存。”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料图片)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料图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供图 华龙网发


  严谨中传承助推文学艺术

如果说文化寻根是“苦差事”,编辑出版丛书更是细致活,杨如安对每个编写组的要求非常严格。

杨如安认为,专业的事情,一定要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

在编辑丛书过程中,很多地方文化名人受邀参与。比如,黔江的艺人陈绍明、樊宣洪等就参与了《后河戏剧本集》的编辑。

“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挖掘、整理,一定要打造精品佳作”。这是杨如安对自己和其他教师提的要求。

对于丛书的装祯设计,杨如安用了五个字来概括:聚力与砥砺。专门请画家用工笔画设计封面,历经20多次修改。比如,《后河戏剧本集》的封面,选材于濯水古镇戏楼,前景是一个旦角在表演。看似简单的设计,却包容丰富的文学艺术内涵。

封面问题解决了,杨如安对书稿内容更是精益求精。

2015年暑假,杨如安一直坚持在西南大学出版社“上班”,丛书进入编辑出版阶段,内容不容有半点马虎。手抄本错别字修改,文学专业术语的校正,都是细致活,他都在逐字逐句仔细核对。

整整2个月的时间,杨如安一直在出版社与书稿为伴。

2015年11月,《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系列丛书》正式出版。西南大学纺织学院的一位老师不知从何处知道此事,专门打电话给杨如安询问何处可以买到这套丛书。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全面、深入、系统展示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丛书,社会效应很快显现。比如,西兰卡普作为工艺品设计,已成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教材。

同时,重庆西兰卡普技术推广中心也在黔江成立,助推了旅游工艺品创造。目前,已有5个产品投入市场,还有20多个新品种正在研发之中。

历经艰难,终有成果,杨如安百感交集。通过40余人的共同努力,这套丛书已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促进了鄂、渝、湘、黔等12个省市的文化交流。

除此之外,这套从书还有另外一个效应,那就是培养了年轻教师队伍。学院科研处处长肖泽平是《后河戏剧本集》的主编,他对杨如安的评价是治学严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和学术钻研。他在参与丛书的编写过程中,开拓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正在四川大学读博士的薛娟,曾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教师,通过参与碑刻楹联的编写和考察,她知道了人类学的考察方式,对学术研究是极大的锻炼。

对于这套丛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海洋、常永才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付出那么多,吃了太多苦,受了不少累,杨如安与他的团队心愿已了。每一次翻阅那套丛书,他总是充满深情,毕竟那是付出太多心血和汗水的结果。

“愿你如是安好”,当丛书广为传播的时候,杨如安心境归于平静,一如他的名字。

上一篇:明确十大任务 推动全国文化中心由人民共建共享
下一篇:平顶山市卫东区文艺汇演进社区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图)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