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没必要太傲娇

人人人网 2016-07-05 10:32:20

当众人被“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撩拨起续诗的狂欢时,有人在诗兴的盛宴里嗤之以鼻:“网上参加诗歌接龙的很多人对诗的用韵一窍不通,折射出大众对真正传统文化的外行。在任何时代,真正的诗人都是寂寞的,诗歌都是小众的。”使不少网友“诗情酒兴渐阑珊”。

上述观点体现出当今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大弊病:总是端着架子,否认群众基础,摆出盛气凌人的高姿态,显得非常狭隘,这恰恰成为传统文化日显落寞的原因之一。依笔者所见,传统文化应有“大足以容众”之胸怀,“海纳百川”之包容。

诚然,那些文采斐然的诗歌流传至今,体现出古代文人墨客、近代知识分子的智慧结晶,但不可忽略的是,恰恰是其本身经得起雕琢的特点使它们能跨越时空与我们相见,那些更多数量的平庸之作已经随着历史长河的淘洗而了无痕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绚烂夺目的金字塔尖,就忽略过程中已被风化埋葬的金字塔底的作品们在文化继承与发展中所作的贡献。正是因为诗歌曾经有广大的受众基础,吟诗作赋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文人特定的炫耀手段,才能具有活力,不断涌现佳作。“我们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文化的领域,这样的科学发展定律仍然适用。以诗歌为例,相继涌现出的下里巴人式诗作是诗歌发展的沃土,为出现阳春白雪之佳作提供了提升的平台和跳板。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不是在声嘶力竭人民群众的伟大,而是客观陈述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使一种文化走向巅峰的必然是业界精英、知识分子,但在此之前若没有大众参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文化将无法厚积薄发,只得在无人问津中枯萎。作为“戏曲之王”,昆曲经历时代的变迁,最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奄奄一息。戏曲工作者们意识到,昆曲从家喻户晓走向没落,不是因为民国昆曲名家的离世而不再有好的昆曲演员,而是因为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昆曲在大众文化市场中找不到一席之位,失去了群众基础。于是在新世纪之初,他们放弃了昆曲中故作高雅、高高在上的陈规旧习,引入歌剧、交响乐等流行元素,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来吸引更多受众。当昆曲再次走进人们视野时,历史在重演,台下仍是一群不懂得“良辰美景”“似水流年”的痴情戏迷,台上是大师在演绎传统的精髓。这让我们懂得,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将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一种文化有资本筛选受众群体,多一分包容,多一分谦逊,才能换来更长久的生命和更精彩的未来。

以吸纳精英为借口故步自封、敝帚自珍,只能落得日薄西山的悲剧。唯有敞开胸襟,接受各层次文化水平的智慧,才能得以继承与发展,涌现才子佳人,促进文化繁荣进步。时代需要包容,传统文化亦需包容,没有民族歧视,也必定不能有文化水平能力的歧视,否则必将是一群“圣贤”在文化的墓碑旁落寞吊唁的闹剧。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传统文化止于独行,而盛于大众。

上一篇:传承九磨文化做足山水文章 分豁岔村“美丽乡村”行甘肃长安网
下一篇:【快报】:多条新路命名,注重传承历史文化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