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庆特质” 或可打造成独特 “城市文化标签”

人人人网 2020-03-23 17:42:14

原标题:“民俗节庆特质” 或可打造成独特 “城市文化标签”

  去年,我市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助阵,在赣榆潜园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为加快非遗保护“请进来”“走出去”、同打“区域联盟牌”“组合拳”、组建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提出了“连云港方案和主张”。

  实际上,在非遗成了“香饽饽”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将民间文化、传统手工技艺等融入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中,充分挖掘、展示和传承乡村文化“活”的灵魂,不仅为非遗保护利用开辟了新平台,也提升了美丽乡村文化内涵,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物质和精神双丰收。这些非遗项目以展示、销售等各种形式呈现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中,丰富着各地市民和游客的生活,不断提升着旅游产业品质和内涵。

  而我市拥有丰富的集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节事活动相关的民俗类资源非常丰富。在省级非遗项目中,有“海州湾渔俗”“淮北盐民习俗”“新安元宵灯会”;在地方节事活动中,重要的有“东海水晶节”“徐福文化节”“三月三娘娘庙会”“四月八白虎山庙会”“灌云豆丹节”,极具“一地一品”,市民和游客参与性强、参加人数多。

  和很多地方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凭空造节不同的是,我市正在将本乡本土世代相沿的节日民俗充分挖掘、有序传承、合理拓展,营造本地人认同、游客们共享的节日盛典。于是,赣榆徐福节、东海水晶节、灌云豆丹节、灌南新安灯会、海州白虎山庙会、“三月三”娘娘庙会等一大批节日庆典方兴未艾、盛装隆重,助力推动了非遗保护与其他产业、行业、业态融合发展,非遗保护经济和城市经营属性更加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民宿能够伴随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在于其满足人们住宿功能之上的体验性需求。非遗与民宿的结合既增强了入住旅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活化路径。虽然我市的民宿行业方兴未艾,但已然初具雏形。“游客在品味最美味的桃子、体验艺术感十足民宿的同时,又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还能陶冶艺术情操。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特色。”我市一家民宿负责人称。

上一篇:新浪旅游
下一篇:推动乡村文化脱贫的五个维度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