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
544 2024-12-26
在低迷了近两个月后,中国的电影市场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下午17点5分,含年末两天预售,国内年度电影票房已突破600亿,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2018年,国内电影行业既涌现了《红海行动》这样的主旋律大片,树立了国产类型片新的里程碑;也有现实题材力作《我不是药神》,拥有高口碑的同时引发全民共鸣。李克强总理甚至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不过,也有大栽跟头的失败投资。如号称聚集了原班人马回归的《爱情公寓》,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了3亿元大关,但不到半日就受到观众的反弹抵制,随后口碑和票房都遭遇断崖式下跌。另外一部对外宣称投资超7.5亿元的《阿修罗》,上映3天票房只有4600多万,最后片方选择了主动撤档。
2018年对中国电影人来说可谓“悲喜交加”:
一方面,电影娱乐成为全民消费,就连“五线”小县城的电影院过年期间也人满为患,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继续紧追北美;另一方面众多院线遭遇寒冬,单块屏幕票房产出下降,电影市场增速放缓。
2018年也是观众口味提高,电影用质量说话的关键一年。往年或许有凭借主演阵容、大IP、大特效等手段投机取巧获得票房成功的先例,但这些“法宝”在今年几乎统统失效。
某业内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现在的观众拥有了鉴赏好片的能力。”
档期不再是保护伞
600亿,刷新了中国影史年度总票房的新纪录。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7年度票房为559.11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13.45%。如果按2018年票房最终为600亿元计算,则今年较去年的同比增长幅度为7.31%。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猫眼研究院2018年度电影市场观察》(以下简称《观察》),虽然今年的总票房突破了600亿大关,但增长速度15年来首次低于10%,降温信号明显。
不过另一方面,中国的票房增速远高于北美,与北美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电影分析师武剑看来,在年关的最后,《海王》《毒液》《无名之辈》三部电影给了市场惊喜。“如果没有这三部,今年的票房可能还不如去年”。
头部效应继续增强
回顾全年电影的表现,高居票房榜榜首的《红海行动》票房达到36亿元,紧随其后的《唐人街探案2》则达到34亿元,既卖座又好看的《我不是药神》以31亿元的票房位列第三。排名前三位的电影均突破30亿元票房,这样的集中度在近几年都颇为少见。
但暑期档之后,电影市场就鲜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出现了。国庆档备受期待的《李茶的姑妈》和《影》最终票房均只有6亿出头,反而港片气息浓厚的《无双》以黑马姿态跑赢。原本被赋予众望的国庆节档期在今年仅报收19亿元票房,同比减少21%。
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与9月份多家媒体报道的电影票补将取消的政策有关。离开了大规模的票补后,电影无法在大档期“大施拳脚”。从而国庆档延续到圣诞节档,包括即将目前的元旦档,热度都不如往年。
但归根结底“是片子的质量”,武剑表示,“没好片就是这样”。
他认为:
“档期已经不能给影片太好的保护伞,影片唯有自身足够优秀才能获得相应回报。想要投机取巧,再无机会。”
票房市场头部效应继续增强,两极化加速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观察》显示,top6电影贡献三成票房,1000万以下票房的影片高达30多部,累计仅贡献0.8%的票房。
票房top20电影中,国产影片占了11部,好莱坞大片占了9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仍是票房吸金石。
令人惊喜的是,今年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进入了中国市场,其中印度电影表现抢眼。《小猴神的萝莉大叔》、《老爸102岁》、《苏丹》、《嗝嗝老师》等宝莱坞片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由阿米尔汗主演的《印度暴徒》则正在档期内上映。不过,今年再没有一部印度电影能复制去年《摔跤吧爸爸》的冲劲,票房表现均一般。票房最好的《小猴神的萝莉大叔》成绩为2.85亿元。
新锐导演崛起
猫眼专业版显示,2018年票房Top20电影中,新生代导演贡献41%的票房,新生代导演成为市场中坚力量。
位居年度票房第二名的《唐人街探案2》,第三名的《我不是药神》以及第四名的《西虹市首富》,其导演陈思诚、文牧野、闫非皆是新锐导演。其中陈思诚由演员转型,凭借两部《唐人街探案》已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唐探宇宙”,下一部发生在日本的“唐探”也在筹备中。文牧野凭借优秀的短片作品,成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签约导演。《我不是药神》是他首部执导的长片电影,而他也凭借这部影片夺得了第55届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的奖杯。
“演而优则导”放在今年仍未过时。除了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2》外,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拿下13.61亿元票房,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夺得13.55亿元票房,均进入了年度前二十名。
不过也有失意的,包贝尔导演的《胖子行动队》仅获得了2.6亿元的票房,豆瓣4.1的评分也反映了其质量水准。
看电影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我被大年初一早上的五线小县城电影院吓到了。”
这是每经影视在2018年大年初一时刊发的稿子,人山人海、排队买票的情景历历在目,“看电影已经成为过年新民俗”。
时隔快一年,中国观影人次增长率、观众数量增长率仍在提升,人均观影频次仍有提升空间。观众选择观影的影院数增多,观众消费主导权提升。
互联网仍在释放红利。猫眼等互联网平台经过几年时间,将线上化率提高至84.5%,且持续挖掘“渠道下沉”红利;观影人次增速虽然放缓,但观影年龄层更加广泛,更多30岁以上观众走进电影院,为观影人次增长贡献约3.4个百分点。看电影从年轻人的时尚行为,变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
互联网加速试水电影产业
腾讯、猫眼、淘票票等互联网平台,深度介入电影出品的上游环节,每个档期都有重度投资出品或主导发行的影片上映;尤其是电影导演、新制作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积极性明显,推助电影新势力崛起。
此外,互联网影业公司在2019年春节档势头较猛。爱奇艺影业和“成龙专业户”耀莱影视(文投控股子公司)共同出品《神探蒲松龄》。阿里影业主投《小猪佩奇过大年》,分羹《熊出没》系列,主导春节档低幼市场。
《神探蒲松龄》也是爱奇艺首次试水大成本院线电影。“我们之前做了几部小成本的,几乎都是文艺片类型的,还拿过金马奖。做院线电影一年的时间,这次准备尝试《神探蒲松龄》这部大体量的。”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对记者表示,结果如何还要看运气了,因为院线电影的偶然性比较强,档期甚至天气都可能影响到票房。“华东华南一刮台风”,票房都可能少几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