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
857 2024-11-08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作家、诗人等文艺工作者,是观望、等待、失语、哑言,还是投入到这场“没有旁观者的战斗”中?他们几乎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以笔“抗疫”,为生命摇旗呐喊,唱响生命最强音!他们通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杂文、小小说、音乐文学等多种体裁,围绕生命意义、个体经验、现实担当、未来展望等,进行全景观照和热点聚焦,举起文艺的大旗,吹响了与死神抗争的“集结号”。
这些“抗疫文学”作品,集中展示了人们在疫情面前的焦虑、疑问、祈盼、展望,或锋芒毕露,或情意绵绵,或慷慨悲歌,或平凡守望,它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文学的笔触,缓解了公众的恐慌与焦虑,解答了公众的询问,在叩问人生和生命的同时,鼓舞士气,弘扬昂扬向上的“抗疫”精神,讴歌“逆行者”的壮举。与此同时,引领公众从疫情中反思。
应该说,这场由新冠肺炎疫情而引发的“抗疫文学”,用文学的方式凝聚了“抗疫”精神力量。正如文艺评论家李雪所说:“抗疫文学”作品是命运主体书写,也聚焦书写命运群体,更是对社会文化、现实疫情的体验。
“抗疫文学”是突发疫情中出现的文学样式,它的笔触与疫情息息相关,关注着社会的关切,触角深入到疫情的各个方面,以应激样式和全景观照,对生与死这一极端命题进行聚焦和反思,折射出五彩斑斓的人性。
“抗疫文学”高扬主旋律
一场罕见的疫情,把每一个人都推到了时光的前沿,在灾难面前,作家和诗人等文艺工作者,敢于担当,抒写了全民族团结抗疫、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实际行动和勇敢精神,这是“抗疫文学”的主旋律。
这场“抗疫文学”抓住14亿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题材,广大作家、诗人和文学写作者通过各种文学样式,表达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担当,用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和诗歌意象,表达了文学在重大疫情肆虐时刻表现出的沉稳、作为、自信、帮助、感恩、责任等正义能量,在冰冷的暗夜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用光与爱的力量,让人们看到春天的希望。
发表在2月4日《松原日报》上的《逆行者,天使一样的慈心》,写出了成千上万的医护工作者奔赴疫区的悲壮:“应当在春天的路口,为他们立一块碑,写一篇碑文。碑身立在武汉,立在湖北,立在灵魂。一无反顾的背影,狠狠地下定了决心。父亲抑或是母亲,抑或是女儿、儿子。挥别了儿女和父母亲,在除夕的烟花里,向着黑暗逆行,飞蛾扑火般,冲锋陷阵。涅槃,在黑暗中战胜黑暗,在黑暗中坚定迎接黎明的信心……逆行者,大胆而有耐心,圆睁的眼睛,闪耀着光芒,用爱标注爱的眼神。我不知道诀别的滋味,但逆行者却体验到了心口的疼痛,留下了生离死别的声音。这样的奔赴,当然关乎生死。这样的逆行,当然被泪光和泪光仰望为星辰。”这样的抒写和表达,给了“逆行者”以鼓舞,给了受众以自信。这些“抗疫文学”作品是真实的“抗疫”纪录,真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抗疫文学”唱响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
关注人性冷暖与人类文明
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过程中,作家、诗人和文学工作者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极大关注和对人民安危冷暖的深切关怀,成为“抗疫文学”创作的主流。
3月2日,《人民日报》“大地”文学副刊“抗疫一线的故事”专栏,刊发了6000多字的报告文学作品《千里驰援》。《千里驰援》共分7个章节,以丰富详实的内容、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了钟南山院士逆行而上、医疗队除夕之夜出征、接手武汉汉口医院并对隔离病区进行改造,以及广大医护人员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动事迹。文章发表后,被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影响巨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斗志。
关注人类文明,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命运,对生命的尊重,是人性最起码的善。这也成为“抗疫文学”作品的另一个视角。
在疫情面前,如果我们袖手旁观,冷漠地对待一切,那我们就陷入了死地。“迎接挑战,白衣天使勇赴国难;抗御瘟神,中华儿女负重前行。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于是阵阵厮杀烈,滴滴血脉凝。大敌当前,钱财知本性;危机时刻,患难见真情。且看钟南山院士浩然正气,铁骨铮铮。一心向暖,坚守初衷。临危不惧,再度冲锋。耄耋之年不服老,初心之志救苍生。堪比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胜似老黄牛,不问收获,只知苦耕。院士李兰娟乃抗非典之功臣也。好与人乐善施仁,琴心剑胆;崇德敬业,义愤填膺。立足杏林而图问道,亲临险境为除蜈蚣。其良言一句,温暖三冬。夫医生彭银华,果断推迟婚约,毅然奔赴江城。救治伤员而殉职,方圆千里留大名。可赞烈士夏思思,舍小家为大家。输液测温用药,她万嘱咐;吸痰喂饭防疫,她千叮咛。宁可吃亏不放弃,最终染病而牺牲。其志不让须眉兮,严寒柏绿,雪里梅红。”这是诗人、作家、辞赋家傅永明在《白衣天使赋》中的句子,音韵和谐、声律优美、铿锵有力,感染力极强,读后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建兰中学811班贾恒力写出了“抗疫”版《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刷机屏。不闻音乐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有所思,女亦有所忆。新冠毒魔肆,江城鏖战急。国难唤英雄,血书请长缨。莫能侍双亲,愿为国效力。东院备口罩,西院备药方,南院防护袍,北院呼吸器。削我垂丝发,脱我俊俏裳。感时花溅泪,恨别心依依……松柏万年青,春樱三月艳。待到春花烂漫时,还乡花木兰,何需辨我是雌雄。”读罢让人百感交集,为中华女子的豪情壮志所感染,国难当头,巾帼不让须眉!这些作品,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本色担当。
参与人数众多传播迅捷有力
毋庸置疑,手机和互联网是这场“战疫”不可或缺的传播平台,也是“抗疫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从乡村到城市,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新时期“抗疫文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大舞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战士、医护工作者、学生等社会各个群体,纷纷拿起手机,或借助互联网,参与到“抗疫文学”行列中来。他们既是创作者,又是阅读者,一股从未有过的文学洪流滚滚而来,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评论、杂文、音乐文学等等,几乎所有的文学体裁纷纷呈现。这些“抗疫文学”作品冲刷着灵魂,洗涤着思想,凝聚着力量,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疫”豪情,引导和教育人们,在灾难面前要同舟共济、团结守望、同仇敌忾、克敌制胜。可以说,新时期“抗疫文学”参与者之众、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积之广,是空前的。
在这场举国上下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勇于担当战斗在第一线,解放军战士、志愿者紧急驰援,普通民众守望相助、传递爱心……为了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各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纷纷发布征稿启事,向作家和网友发出邀约,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笔,记录这场防疫狙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一起为这场生命健康保卫战助力。
这些征文征稿究竟多到多少,真的很难统计。2020年1月31日,广东省作家协会发出了《以笔为援抗击疫情——致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全省广大文学工作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将文学作品当作凝聚力量的旗帜与催人奋进的号角,凝聚起血脉相连、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倡议书》一经发出,应者云集。2月13日,当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微信平台推出第一期“抗疫小小说”之后,立即引燃微信群,刷爆朋友圈,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读者纷纷转发留言。“抗疫小小说”便以每两天一期的速度,一期接一期地推出。这些作品辑,制作精美,图文并茂,不但有全省各地作品综合版,还有梅州、佛山、惠州、东莞、潮州、广州等地的作品专辑,先后共推出12期,发表“抗疫小小说”作品97篇。这些小小说,从不同的角度,热情讴歌了前线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及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讲述了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抗疫”故事。广东作家网每期必转,形成新一轮冲击波。
内蒙古虽在中国的北疆,但在这场战“疫”里,冲锋在前,以蒙古马的精神,援鄂抗击疫情。《内蒙古日报》以及各盟市的报刊,纷纷推出专版和专刊,助力这场生命健康保卫战。2月27日、3月2日和3月5日,连续推出“抗疫文学”专题和专版,刊登诗文,并发出“蒙古马精神”征文,为“抗疫”的胜利呐喊助威。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连辑欣然提笔,抒写了《向逆行武汉的医务工作者致敬(组诗)》:“通衢千载一时孤,病毒和尘锁百湖。黔首无防成众的,白衣当甲做征夫。单拳紧握如山令,双手高悬济世壶。逆取龟蛇何所惧,昆仑十亿尽神荼!”“天使从来不是仙,悲心患患把肠牵。高阶盛柏由毫末,大庙箫韶起细弦。旭日香囊安岁俸,夕阳梨枣对炊烟。千寻广厦凭基土,四万白医坤与乾。”以诗礼赞忠诚的白衣天使,诗情盎然,动人心弦。
自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组织“网络乌兰牧骑”战“疫”主题微创作的通知》,以及内蒙古文联《致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发出后,内蒙古文联共征集到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曲艺、音乐、戏剧、民间文艺、电影、电视艺术、舞蹈等抗击疫情文艺作品近3000件。这些作品刊播后,在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起到了增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强大作用。
关于“抗疫文学”的思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让“抗疫文学”作品精耕细作、篇篇都是精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些作品中直白、简单、生硬、煽情、伤悲等等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大河上下,滔滔的流水里,难免有泥沙。我们要注意的是,如何总结、引导和纠正“抗疫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对此要进行认真思考。新时期“抗疫文学”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表达自我;既要迅捷,又要艺术,在这些矛盾里,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加以解决。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晦涩难懂的诗,不受欢迎,但直白无味的诗,同样也会遭到唾弃;煽情或矫情的散文,让人感到虚无,滥情伤悲的散文,同样让人不忍卒读。小说同样如此,不认真研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认真书写人物情节和细节,塑造的人物依旧是“假、大、空”。杂文和其它文体,也是这个道理。作家、诗人和文学工作者要深入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去提炼、去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打动心灵的作品。生活成为底色、思想内在支撑、真情切近传达、构思精到艺术,这样的“抗疫文学”作品才会有更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