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青岛“亮相”
2231 2024-11-06
2019年度电视综艺进入不冷不热的温吞局势。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兴起的“演技大赏”蔚然成风。一时,“演技”成为舆论场的关键词,粉丝与观众共同参与到这场自发组织的“演技品赏大赛”里。“眼神杀”“炸裂式演技”“演技高光”等等内容片段被截成一个个视频与动图,成为社交网络又一股娱乐力量。
“万物皆可综艺”的时代,“演技类”综艺的霸屏来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娱市场的理性回归,带动了大众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也使得其对演员“演技”的关注热情日益水涨船高。去年下半年,《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演技派》一连三档演技类综艺节目扎堆屏幕。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演技类综艺是否消费演员”“演员能否通过综艺证明演技”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所谓的演技类综艺,从模式上看还是有所创新的,像《演员的诞生》这类表演类的节目,国外都没有成功的先例。但表演不像唱歌,不能瞬间打动观众,这也是为什么节目开播后,虽然请来国内一线演技派演员,但是收视效果欠佳的原因。演技类综艺提供的是行业生态一角的呈现,它引导观众去认知影视生产链条,导演如何讲戏,一部作品背后创作者的审美与偏好在哪里,演员与导演对话,导演如何掌控一部戏的制作,等等。抛去流量话题度,演技类综艺的大众化功能在于“揭秘”。
如果说《演员的诞生》是将镁光灯投射到那些没有流量但本职能力强的演员身上,去年播出的这三档演技类综艺则更为广阔,不管形式赛制与嘉宾阵容如何变化,它们都旨在从更加行业的角度切入,展现“如何成戏”的过程。然而,一边是“演员就位”综艺的火热播出,带出演员演技、导演水平、舞台表现等热议话题;一边是影视演员的“星光暗淡”,据统计,一年能有5部及以上作品播出、在观众面前频繁露脸的光鲜演员,在全体演员中的占比不过1%,65%的演员这一年中没有在能够播出的影视剧里露过脸。
说到底,表演类综艺再火,也不能完全代表表演艺术的勃兴。某种意义上来说,演技类综艺成为热门话题,贴合整个影视业的行业现状,从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拍到寒冬之下偶像演员就业困难,它并非轻松娱乐式,演员的被动性、行业寒冬之下的直观反映都足够真实。一档接一档的演技比拼节目,当众拷问部分青年演员、新生代演员、偶像派演员,甚至是导演的专业技能,而面对如今演员行业存在的“只能在综艺节目里露脸”的情况,被当众拷问的又何止是演员,恐怕还有值得反思的影视行业生态。好演员需要表演的土壤,也需要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市场回归演技为王,演技类等综艺节目任重道远。(吴学安)
[ 责编:张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