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
760 2024-12-10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一代代海军官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用忠诚、智慧、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碧海壮歌。如今,人民海军已发展成为水面舰艇部队、岸防部队、航空兵部队、潜艇部队和陆战队多个兵种,具有核常双重作战能力的海上防御力量。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谨向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前辈表示由衷的敬佩!
在距敌机40米时,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高翔猛烈开炮
创造空战史上的奇迹
1965年9月20号,美国一架F-104战机侵犯我国海南岛上空,中国海军航空兵驾机迎战,将其击落,俘虏了美机驾驶员。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海军青岛南京路干休所离休干部高翔。
那时,高翔是海军航空兵10团飞行员。回忆起当年的作战情景,高翔的心情依然十分激动。他说,那时,美军战斗机多次飞到我海南岛上空挑衅,我们是忍无可忍。1965年6月13日,我奉命由青岛飞至海南岛执行作战任务,我发誓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敌人。机会终于来了。9月20日,一架美军F-104战机再次飞赴我领空。指挥部下令:“拦截,攻击!”我与一名战友各驾驶一架歼—6战机,直奔战区。高翔如是说。
其实,双方的实力悬殊。驾驶敌机的美军驾驶员已经有2000小时的飞行经验,而高翔只有800小时,而且当时我国海军航空兵刚成立不久,对手驾驶的F-104战机和我们的歼—6战机相比,完全占据优势。高翔凭借一股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对手周旋。在经过几个盘旋后,高翔慢慢再向对手靠近,机舱里的显示器显示,两机的距离在不断缩小。直到最后,两架战斗机在空中距离不足300米,高翔将生死置之度外,加足马力向敌机冲去。敌机驾驶员没有料到高翔会如此大胆,一时惊呆了。高翔瞅准机会,在距敌机40米时猛烈开炮,击中了美机的左翼,美驾驶员跳伞逃生被我军活捉,F-104战机在高翔的眼前爆炸坠毁。由于距离太近,爆炸产生的碎片把高翔的飞机崩了13个洞,还造成一台发动机报废。待飞机降落后,另一台发动机也已经停车。如果再晚一分钟降落,高翔是绝死无活。
事后,高翔进行战斗总结时说:我所以能够把它打下来,一是美军飞行员犯“迷糊”,太大意了;二是我胆子大,不怕死。当时我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一定要把它打下来。
79岁的高翔指着当年与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一起的照片对笔者说:我是一炮打响,享誉终生。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太多了,战斗刚结束,我就被萧劲光的专机接到北京,荣幸地参加了国庆观礼。接着,又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今年又受到胡主席的接见,我真的太高兴了!
70多小时的航行,成为原海军航空机务学校政治部主任孟庆义终生难忘的记忆
首次执行护航任务
1952年,孟庆义在华东海军第六舰队一大队的“开封”舰上任见习干事。7月的一天,接上级指示,后勤“100”拖船要拖运500吨柴油送往青岛基地,“开封”舰奉命护航。
两天后的清晨,“开封”舰如期驶离“白莲经”码头,进入公海。16时左右与“100”拖船会合后一同向青岛进发。20时许,信号部门收到一封电报指出,来自菲律宾的9号强台风即将袭击我海域。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舰长易元方、政委许良军作了缜密安排,并将情况通报了“100”拖船。
午夜时分,台风降临。刹那间,天地间除了震耳的雷声和海浪的呼啸,就再也没有别的声音了。孟庆义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舰艇在汹涌的浪涛中,如一叶小舟左摇右摆,上下颠簸。人在舰上根本无法立足。最难熬的还是呕吐:起先吐的是饭,后来吐出的是黄水,再后来竟吐出带有鲜血的苦胆粘液。此时舰艇的轮机也出现了情况:因摆动太大主机打空车,无法正常运转,只能停机,启动副机代替。巨浪打入烟囱造成蒸汽管道破裂的同时,报房又出现了故障,舰艇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络。
在这危急时刻,扩音器里传来政委许良军的声音:“战友们,你们辛苦了!党和人民在注视着我们,大家一定要坚守岗位。”看到政委不顾自身安危登上指挥塔,孟庆义和战友们纷纷振作起来,坚守各自的战位。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修复了蒸汽管道。
肆虐了近2个小时的台风慢慢减弱了,主机也恢复正常,舰艇终于可以加速行驶了。航海部门启用航海雷达搜寻拖船,在10里以外发现目标。“开封”舰立即以最快速度驶向拖船,通过信号灯互相问安,得知拖船在台风中被巨浪掀起,绷断了连接油箱的4根钢缆,造成拖船与油箱分离,经过官兵的奋力抢修,重新将油箱拴牢。拖船与油箱一路漂浮,直至与“开封”舰会合。此时查对海图才发现,舰艇已在外海。舰长一声令下,立即调整航向加速驶向青岛。经过70多个小时的航行终于抵达目的地。
舰船靠港之后,基地领导亲自登舰接见了官兵,转达了张爱萍司令员对大家的问候,并对他们给予通令嘉奖。
90昼夜的"水下长征",是原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杨玺和他的战友创造的世界纪录
核潜艇首次远航
核潜艇是高科技、现代化武器装备。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中国核潜艇的诞生,只是襁褓中的婴儿,要把它列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还必须把它的诸性能、功能作科学的严格的检验。为了让核潜艇能够早一天形成战斗力,时任潜艇基地司令员的杨玺率领官兵迎酷暑、战严寒,做着各种检验,当核潜艇在码头试验完毕后,又披星戴月驾驶核潜艇去执行远航试验。这种远航不仅是试验潜艇性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的意志和体魄的考验。这种到大海大洋试航是凶是吉很难预料。杨玺和他的战友为了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硬是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1985年11月25日至1986年2月18日,我海军核潜艇进行了最大自给力考核试验任务。刚开始,杨玺同艇长孙建国、刘毅操艇,在上级规定的海域进行艰苦的航行。
航行时间过了70个昼夜,突然接到报告:核潜艇发生故障。在遥距祖国的万顷碧波之中出现这种情况,这实在太危险了。一旦排除不掉,后果不堪设想。
挂在铁壁上的日历告诉人们,那天恰好水下远航70昼夜。按照上级的规定,航行70昼夜,即是完成任务。这时有人悄悄拉着杨玺的衣角劝阻说:“杨司令,怎么样?不行就返航。”“返航?”杨玺转身瞪了那人一眼严肃地说:“是的,返航是容易,我们这时候返航,将意味着中国核潜艇自给力考核失败。我们是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上的水兵,一定要经受住大海的考验,向祖国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返航的电报咱们不能发。”
在严峻时刻。杨玺和孙建国双眉紧锁、绞尽脑汁,极力想办法排除故障。惊喜!奇迹。电子日历眨动着眼睛,跳出70!80!90!核潜艇终于恢复正常。这次航行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水下长征”。1960年2月到5月,美国“海神”号核潜艇连续航行84个昼夜,他们返航后,水兵下艇是用担架一个个抬下来的。我们的核潜艇返航后,官兵们是坚持自己走下艇的。这就是中国核潜艇官兵独特的风姿,这就是中国核潜艇在水下航行90昼夜创造的世界核潜艇航行史上之最。
这次核潜艇远航,创造了我国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速度最高的纪录,总航程23625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代核潜艇兵,他们用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用超人的勇气和智慧,为新中国核潜艇的作战使用,为新一代核潜艇研制和海军武器装备事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题图:战斗英雄高翔(前排左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