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最大石陨石,吉林市打造博
1213 2024-12-01
正在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员成为特约记者,这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次伟大尝试。长江出版传媒北京图书中心编辑肖东雁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珍贵机会,将其以图书的形式记载下来,由此有了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太空的原创通识教育图书——《太空日记》。
少儿出版人海飞曾多次表示,原创科普图书是中国少儿图书的短板,在少儿出版的下一个黄金十年,尤其需要这类书的创新发展。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则认为,之所以国内缺少像霍金《时间简史》这样优秀的原创通识教育图书,是因为一来缺少大家写小书的作者,二来也缺少为了一本书去掌握相关领域知识的出版者。而《太空日记》正是因为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所以才得到了市场和读者的认可。
无经验借鉴摸索进行
当得知神舟十一号飞船航天员成为新华社特约记者的消息时,肖东雁便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图书选题,他马上找到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提出了策划一本书的想法。在这之前,肖东雁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航空图书和文章,并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
市场上关于太空的通识教育图书不多,原创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肖东雁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从选题策划、搜集材料、写作到编辑、印刷,一切都是摸索着进行。
虽然采访节目录制的过程因为保密性肖东雁不能参与,但他的心却时刻揪着。毕竟这样的天地通话采访是世界第一次,困难可想而知,而这直接影响着图书能否出版。令人高兴的是,这次航天员特约记者的尝试成功了,这本书的最主要内容有了。
在策划的过程中,刘思扬除了对书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之外,他还提议不仅要让小读者们了解幕前的航天员,还要让他们知道航天工作的背后故事。于是,便有了书中第四章的内容“天马行空33天 中国最权威的幕后航天人”。这章内容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航天人的故事,比如,航天员返回地面见到的第一个地球人是开舱手,别看一个看似简单的开舱门动作,开舱手每天都要反复练习上千次,17年只干这一项工作。
用数字记录背后努力
为了确保书中每句话表达准确无误,为了使图片既符合保密要求又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了书中给小读者专门设计的入门考题涂层卡的印制,四川科技社编辑们下的功夫都在下面这组数字里。
37次校对。肖东雁电脑里记载了这本书的校次是37次,“每次都有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就连航天专家所说的话,编辑们也会重新考证,对于无法确认的内容,一律删除。”肖东雁举例说,比如说到苏联(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小麦种植实验,当时小麦发芽数量是不是50颗?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直接删除。
1万多张图片。肖东雁和同事通过抓帧方式选择了1万多张照片,最后经过筛选与审核使用了300多张。为了保护国家机密,照片都需进行模糊化处理,肖东雁说美编干了一个月“差点崩溃”。
11张3D渲染高清大图、剪辑视频总量1.5T。编辑们自己搭建了3D工作站,视频剪辑也是亲自动手。肖东雁说,做这些工作时,要一鼓作气,中间不能断,断了就要从头再来,所以几天不睡觉是常事。
3天在印厂24小时工作。书中的视频、图片和涂层卡,对于印刷技术都要求比较高,有时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毁掉一个版。肖东雁作为最了解这本书情况的编辑,书下印厂时,他必须时刻盯着,印书的时候他在印厂盯了3天。
技术与出版完美结合
做完这本书,肖东雁可以算得上是半个航空专家了,对于每个型号的运载火箭他都能脱口而出,还能画出火箭结构图,而这本书带给他编辑工作的收获则更大。
“不一定市场有空白的就是蓝海,我们要找寻有刚性需求的蓝海。”在肖东雁看来,以往对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小读者听到的更多的是数字上的概念,比如,已经开始多少年,成为世界第几个掌握技术的国家,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但这些数字很难让小读者产生共鸣。而小读者对于神秘太空的好奇心是很大的,如何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太空日记》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事实上,小读者也间接参与了这本书的编辑。书中的航天员考题90%都来自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小读者的留言,这些问题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
通过这本书,肖东雁看到技术与出版结合的重要性。他也和技术公司的人不断探讨,做通识教育图书时,如何让技术和出版可以结合得更好,更符合现在小读者的阅读需求,他要把这些想法落实在《太空日记》这个系列接下来的几本图书里。
这本书来自渠道方的反馈一开始多是质疑之声,因为根据以往经验,航天类图书并不好卖。而出于保密考虑,出版社当时也不能做过多的宣传。但当图书铺货下去时,虽然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营销,市场已经有了不错的反馈,社群渠道已经加印。在前不久公布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中《太空日记》成功入选,这无疑将助推此书市场销售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