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设计 成都未来将打造六类街道场景

人人人网 2019-07-07 14:16:02

有规划绿带   的路口   优化设计图   人行道❶与非机动车道❷布置于绿地内,安全性好。慢行系统与绿道系统结合,可进入、可参与性良好。   规划绿带内布置小游园❸,提供活动休憩空间。   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❹,可与地铁站、BRT站有机结合设置。

  有规划绿带   的路口   优化设计图   人行道❶与非机动车道❷布置于绿地内,安全性好。慢行系统与绿道系统结合,可进入、可参与性良好。   规划绿带内布置小游园❸,提供活动休憩空间。   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❹,可与地铁站、BRT站有机结合设置。

  生活型街道

  商业型街道

  景观型街道

  产业型街道

  交通型街道

  特定类型街道

  让难走的路变得好走起来,这被大多城市规划师视为街道打造的终极目标。整洁的街面只是表象,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走在上面的人满意,进而有留下来的冲动。不少知名的世界城市,如伦敦、巴黎、哥本哈根和纽约都在改善自己的步行环境。

  那么,街道是不是越宽越好?每条街道会因标准统一而千篇一律吗?7月6日,成都市东部新城办组织的“东进大讲堂”第五期上,《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和《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建设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披露了相关细节,或将为成都呈现创新思路。

  “街道一体化”设计

  部分区域或将缩小车道宽度标准

  “重机动而轻慢行,重汽车而轻行人”,《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曾尖锐指出现有街道存在的两类问题:一是街道两侧建筑高宽比尺度不宜人,二是街道长期占道停车较多。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潇认为,其背后是街道一体化理念的缺乏。

  传统而言,街道“一体化”是指将街道设计空间从以往的道路红线以内拓展到以街道为中心的“U”型空间。例如成都高新区之前出炉的街区设计指南就提出,要强化道路、路侧绿地、街道两侧建筑退距和建筑界面围合成的“U形空间”整体打造理念。

  成都所提及的“街道一体化”范围更广。《导则》针对“一体化”有五大理念的阐释,其中提出,要从车行为主向公交和慢行为主转变。例如,要压缩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减少道路转弯半径,使行人慢行过街更加安全便捷。此外,通过主辅分离、机非隔离等方式隔离快慢车道,让街道更安全。

  这一观点得到了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院院长钟翔的认可,他分享了一个细节:在研究《技术规定》的过程中,钟翔注意到目前上海小型车专用车道的最小宽度可以达到2.85米,这相比成都目前规划时参考3.25米的国际标准变窄了近一成。

  “在《技术规定》的制定中,上海的案例将被作为重要参考,成都未来的车道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一路一设计’。”其表示,部分区域或将在国家许可的前提下,缩小车道宽度的标准。

上一篇:接管 调查者网 的采访 谈谈板门店
下一篇:46个城市加速推进垃圾分类 分类办法如何因地制宜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