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圆满闭幕
897 2024-12-16
【科创板“选秀”进行时 注册制成关注焦点】在科创板推出过程中,最受业内关注的是试点注册制。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注册制的试点推出将对A股带来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在目前条件下能否顺利推出注册制,或者注册制的推出是否意味着完全市场化发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中国基金报)
在科创板推出过程中,最受业内关注的是试点注册制。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注册制的试点推出将对A股带来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在目前条件下能否顺利推出注册制,或者注册制的推出是否意味着完全市场化发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科创板自提出后一直备受私募股权及创投机构关注。近期,全国多地纷纷传出遴选科创板后备企业的消息。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确实存在小范围内征求企业申报意见的内部沟通,也有部分投资机构反馈,其被投企业已收到来自证监会、交易所的征集,并进行小范围研讨。
估值和营收或是重要指标
近日,西安首批30家拟登陆科创板企业名单完成遴选推荐。与此同时,浙江、上海、湖北等地都开展了科创板“选秀”工作,摸底工作相继完成。据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顾斌介绍,目前共申报了103家企业,已将这些企业根据一个指标体系,按照科创能力进行了排序,“名单前五名企业的发明专利数量都超过百项”。
湖北省也在光谷金融办的配合下完成了科创板后备企业的信息征集,首次海选了逾100家企业。尽管“晋级”筛选尚未完成,但据了解,种子选手关键要有“核心技术”,大概率将在光谷此前评选的28家上市“金种子”企业中产生。
此外,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日前已下发科创板企业信息收集表,最终收回1000家左右,基本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对科创板的进展非常关注。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表示,虽然目前科创板申报企业的标准暂未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科创板对企业的定位已基本明晰,前期将重点聚焦于我国拥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产业,而非靠商业模式创新的“软科技”产业。“硬科技产业主要包含八大领域,即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产业。”
对于目前市场上流传的科创板在企业市值、盈利要求、研发占比及机构投资者方面的准入门槛,张奥平认为,采用何种估值手段判定市值及如何界定机构投资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而弱化盈利要求、设定研发投入占比是值得认可的,因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成长期必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而且前期很难有可观的利润。
虽然科创板申报企业可供选择的指标目前争议较大,但国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岩认为,除了进行行业认定,从政策延续性来看,企业的估值和营业收入大概率是重点考量的标准。另外,注册制如何实行、审核权限是否下放等,也是业内重点关注的问题。
科创板应谨防套利性投资
据记者了解,在科创板推出过程中,最受业内关注的是试点注册制。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注册制的试点推出将对A股带来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在目前条件下能否顺利推出注册制,或者注册制的推出是否意味着完全市场化发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张奥平表示,在A股存量市场上推行注册制难度非常大,而科创板是增量改革,在试点注册制方面有先天优势。“试点注册制,对内是完善A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补充,对外是与其他资本市场如纽交所、港交所等竞争科技创新型企业。”但张奥平也提及,不少科技创新型企业均存在同股不同权架构,但A股市场目前暂不允许该类企业上市,很期待后续有相关政策出台。
王岩认为,一方面,注册制能否伴随科创板顺利推出,主要看政策决心,制度设计并不是很难,当然,如果短时间内要解决问题需要一些智慧,同时,香港和境外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对于科创板需要更加冷静理性的态度,影响科创板的除了政策,还有资金、估值逻辑等其他市场化因素。
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昊飞认为,不管试点注册制是否意味着完全市场化,至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注册制意味着券商要承担起承销职责,所选标的卖不出去后果自担,给监管披露的信息只要合规就行,关键看投资人是否买账。而国内的券商目前仍是在监管框架下进行标的选择,注册制对券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既要懂投资人,又要懂业务,是一个挑战。”
对于科创板在推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刘昊飞认为,科创板最核心的价值是对硬核科技创新能力的奖励,它让高门槛底层通用技术获得社会资本支持,因此,科创板更应该谨防套利性投资,否则,过分追求财富效应会扰乱原本的顶层设计,造成市场错位,偏离初衷。作为投资机构,要扔掉过去赚快钱的想法,在长周期中抓住优质企业,同时多方面加持,加强对标的企业的投后管理,这样才能与科创板一起成功。
张奥平也认为,科创板及注册制试点将减少一二级市场估值价差,企业成长性将成为VC/PE未来的核心盈利来源,促使投资机构专注公司基本面挖掘,有利于一级市场的发展与成熟,迎来真正的价值投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