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394 2025-01-09
引进和原创并存
国产真人秀之所以能在近年呈井喷趋势,一切还始于《中国好声音》开启的版权引进热潮。此后,各大电视台开始疯抢海外真人秀节目模式,如《顶级厨师》、《第一超模》、《极速前进》就引自欧美,近年较火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真正男子汉》则是引进韩国版权的产物。
从芒果台的《我是歌手》起,韩国真人秀的引进就开始受到重视,其后《爸爸去哪儿》的大热更让不少卫视看到成效,竞相把引进目标源地从欧美转移到韩国。而受韩国真人秀的影响,国产真人秀的参与主角也从普通人转为知名人物,以明星效应来带动传播效果。
如果说欧美真人秀更突出以正面冲突、个人主义为特点的节目色彩,韩国真人秀则强调合作、互动和较为温情的竞技模式,这也更接近我们的本土文化。因此就目前的引进形势来看,从韩国引进的真人秀确实很受追捧。
撇开是否引进版权不谈,其实作为舶来品的国产真人秀一直走着以借鉴、模仿为本的道路。如我们熟悉的《幸运 52》、《开心辞典》、《超级女声》、《非诚勿扰》都可以找到国外节目模式的原型。
随着节目制作和对外引进消化水平的提高,近年国产真人秀也出现了原创作品,如《花儿与少年》、《一年级》、《变形计》、《中国好歌曲》、《汉字英雄》、《叮咯咙咚呛》等,其中《我不是明星》、《一年级》和《汉字英雄》的版权据称已输出海外。但这些号称原创的作品中有的也受到非议,比如《花儿与少年》就遭到韩媒质疑抄袭《花样姐姐》。
大浪淘金,方显英雄本色
这几年真人秀热潮中,有的节目仅仅昙花一现,有的节目经过激烈竞争后存活,如今依旧笑春风。
不少存活时间较长的真人秀已经自成品牌,在观众脑海留下深刻印象,如上文提到的《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还有已经开播第三季的《爸爸去哪儿》。
这些能在众多同质化产品竞争中存活下来的节目,最关键的在于创新。例如《中国好声音》在国内相似节目中除了有元老的优势外,不断丰富节目内容也是保持鲜活力的关键,如前不久第四季邀请周杰伦作为新导师的亮相,再次掀起收视热潮。
除了创新外,雄厚的电视台背景支持、精良的制作、高人气兼实力的主持人和嘉宾坐镇也是这些节目长寿的因素。
既然有“常青树”,那昙花一现的真人秀也是比比皆是,他们“被砍”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有的是因为触碰了底线,如2007年重庆电视台的《第一次心动》就因“评委言行举止失态”、“内容格调低下”被广电总局叫停。而前不久广电总局官方虽然否认了网上“限真令”的传言,但同时也表示真人秀需要正确引导。说明真人秀的火爆已经受到了密切关注。
有的是因为收视率不理想,如2006年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就因同期同质化节目太多、观众审美疲劳而不得不停播,其2012年的《顶级厨师》也因收视不佳下架。同理,2010年江苏卫视从德国引进版权的《老公看你的》也“基于收视率、创新度等综合考虑”只播出两季后就下档。
在收视不理想的原因中,有一部分真人秀则是因“作秀”痕迹太重而惨遭观众抛弃。如东方卫视的《谁能百里挑一》和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这两档相亲类真人秀就是典型代表。
据《新民晚报》的记者采访,不少观众不再观看相亲节目的重要原因,就是对这类节目的虚假产生了厌倦。让人期盼的真实爱情成了一场场作秀游戏,台上一分钟拥抱,台下一分钟分手。为了帮助提升收视率,一些具人气、有话题的嘉宾甚至成了荧屏“钉子户”,有的嘉宾在这个节目“牵手”又在另一个节目中“相爱”,变成了专业的作秀明星。
这种靠模仿同质化产品生存、作秀痕迹严重的节目,有时甚至不需要总局亲自出马,就会在观众的嫌弃中悄然消失。
真人秀还是作秀
有时人们不禁怀疑,真人秀的真实性到底能有多少?特别是对于现在国内火爆的明星真人秀,其中又有多少作秀的成分?
可以确定的是,作为一档商业性的电视节目,真人秀很难做到完全真实。
虽然观众希望从中看到真实的东西,但观众也希望看到一些有别于生活常态的东西,这就是电视节目希望制造的看点所在。整个真人秀节目是经过包装的产品,必然想将最有爆点、能制造话题的部分呈现,达到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当前国产真人秀的生产模式看,一个节目包括前期选角、拍摄、后期剪辑和贯穿始终的宣传。以后期剪辑为例,从几万分素材中进行挑选和加工本身就是一种包装;再比如明星在录制真人秀时,也会受到摄像机和跟拍人员的影响,而且在几期录制后,明星会自觉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定位进行发挥,以达到“涨粉”的效果——这些都会改变观众的体验和判断。
因此,与其说观众看到的节目是完全真实的呈现,不如说是一种经过包装的真实效果。
不过,只要不是完全虚假的作秀,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真人秀的主要价值在于愉悦心情,过于追究是不是完全的“真实”,未免会失去观看节目的意义了。
模仿为途,创新是本
回到国产真人秀的发展上看,要想在如今国外引进模式的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只能说“同志仍需努力”。现在看起来可行的一条路是,在模仿和移植国外模式的同时,开辟国产真人秀的本土之路。
但如上文所说,国内虽有不少原创,可知名度远不及版权引进的“洋货”,而且部分节目的原创性还受到了国外版权方的质疑,可见国产真人秀的原创之路十分艰难。
据资料显示,国外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大都由专业的节目公司进研发,特点是高度专业化、产业化,通常研发一套节目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成本高、风险大的现实使国内电视台宁愿高价从国外买进版权,也不愿自行研发。
而在2013年《光明日报》的《电视真人秀,原创为何那样难》中有相关专家对此表示:“由专业的公司进行节目研发,肯定是个趋势,不过现在国内条件还不完全成熟。”可见当时国内原创真人秀的研发还是缺少成熟的运作机构。
现在两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了为国产真人秀提供创新的温床?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