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析和准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人人人网 2018-06-14 17:20: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表述,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理论判断。准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思考、科学分析。

  从两方面认识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包含着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与现实社会客观规律两个方面的内容。

  可以说,向往美好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自觉将自己的目的和诉求融入历史活动与生产实践,不仅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还创造了精神文化满足对美的规律的认识、对美的价值诉求,更创造了人的广泛性的需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励着人们不断向更高的境界攀登,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也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但是,人的生产和发展作为一种历史活动,总是受一定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限制。当代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决定这一现状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因而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尊重社会客观规律,合理地解决矛盾。

  体现共产党人的求真精神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对我国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真精神。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广泛、高层次的需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人民能够愈加充分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就越能获得美好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人民的美好生活、社会全面进步与实现“中国梦”始终是同向同行的,共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艰苦实践,我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多项经济指标居于世界前列,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推进,人民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重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转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表明,社会发展实践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求真态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期待也会不断提高,即从基本的温饱与生存需要逐步发展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中,审时度势,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对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首先,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在社会全面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驱动力;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渴望,更是源于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而,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其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关系,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时代背景的全面把握,蕴含着中国在新时代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发展的驱动力,昭示着人民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将日益提高。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意味着新时代社会发展仍然面临多种风险与挑战,如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平衡,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等。同时,从国际环境看,各种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可见,未来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要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应对挑战,始终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目的。

  再次,社会主要矛盾的判定是基于中国国情所做出的,因此未来我们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求解过程也是立足于中国大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一方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带给人民希望和信心,从而让我们更有自信地去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全面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走的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发展道路。

  最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向了实现平衡、充分的共享发展,这一价值诉求的现实推进,将对当代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客观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十几亿人口美好生活的实现,也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与经验,为消除世界贫困人口、全球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作出贡献。(作者单位: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邹广文 沈丹丹)

上一篇:新时代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美联储今年第二次加息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