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笔墨退出日常生活,这位80后却创造出最具当代感的水墨画

人人人网 2017-07-23 09:45:59

当笔墨退出日常生活,这位80后却创造出最具当代感的水墨画

1981年出生的吴季璁自小学习中国与西方的传统绘画

借由水位的变化和宣纸的质感,投在卷轴上的樱花影像愈加显露出东方笔墨的质感,影像缓缓变化,画面随之细微地移步换景,这是台湾地区艺术家吴季璁的《小品之五一樱》。樱花之前,松、竹、兰等中国传统水墨画作的常见题材,也被他用影像的形式呈现。

吴季璁自2009年起开始琢磨这样的创作方式,把中国传统册页的题材转移到录像上。水作为载体,被转换为录像里不同状态的光。从这个系列开始,“我很有意识地去处理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内相对独立的个人展区,他告诉第一财经。

1981年出生的吴季璁自小学习中国与西方的传统绘画,就读于台北艺术大学期间开始专注于多媒体影像和装置艺术。作为银川当代美术馆“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展的参展艺术家之一,吴季璁的作品与这个群展的主题严严实实地契合。“我一直觉得在新与旧之间有一种拉扯,在现当代艺术与东西方传统艺术之间,我想找到一种新的形式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2003年启动的《铁丝网》系列,其实也是他可以连通当代与传统的作品。通过光学原理,细小的铁丝呈现出朦胧山水般的样貌。“那时我其实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传统因素,只是喜欢那种气氛。但是慢慢回头想,传统的影响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我没有意识到。”

在《小品》和《烟林图》等系列作品中,吴季璁精心控制构图,整个过程就像是和传统对话。《小品》系列中,兰是明显的3D空间构图,随着画面推进,构图一直变化,吴季璁一边拍摄一边回忆典型的传统绘画,想着如何转换。

这次展览将录像投影在卷轴上,是他最喜欢的展陈方式。“我很喜欢卷轴,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这样的尺幅比例其他文化很少用,画面有很强的形式感和背后的空间想象。”卷轴讲究天宽地阔,吴季璁向往蕴含其中的东方文化思维,一直试着把它借用到新的创作语言里头,“否则大家就慢慢遗忘了”。

《小品》的灵感,却又可以溯至法国巴比松画派。读中学时,巴比松画派画家科洛的名作到台北展览,吴季璁觉得那分明是一幅水墨画。拍《小品》的时候,他一直想着那幅画,“一开始烟雾弥漫,形成更多留白,是东方的意境与想象,慢慢地树木浮现,就像巴比松画派描绘的枫丹白露的森林。二者中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不奇怪。在他看来,巴比松画派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跟东方文化接近,他们对自然神秘感的想象,与东方文化也有内在关联。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嘉骥是吴季璁的伯乐之一,“使命感很强,彻底的文人。” 吴季璁如此评论。2003年还在台北艺术大学读书时,他就应邀参加了王嘉骥策展的“造境”。王嘉骥是美术史大家高居瀚的学生,却又游走于新媒体领域,在当代艺术领域寻求传统艺术的可能性。“吴季璁更早也更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当代科技文化的语境里,以此反刍水墨与文人画的历史,召唤、转化其美学,再予以更新。”王嘉骥写道,“吴季璁对于捕捉意象在时间中的形变过程特别有感。”

吴季璁在展览上的另一个系列作品《氰山集》,是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皴法”技法的重新诠释。涂了感光药剂的宣纸被揉皱后放在阳光下暴晒,日晒以千变万化的蓝色痕迹记录在宣纸上,一幅作品由几十张甚至更多张宣纸拼贴而成,作品仿佛传统山水中的峰峦绝壁。

看似传统山水,实际上是实验摄影加拼贴。这个系列与前年过世的台湾艺术家倪再沁有关。吴季璁做过这位画家的助手,“他也做观念作品,一直关注水墨现代化的问题,早就开始做水墨拼贴作品,我这个系列是借鉴他的形式,也是对他的纪念。”

吴季璁自幼学习传统绘画,他说:“山水从来不是为了再现一时一地的景色,而是文人创造的想象空间。文人艺术的传统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山水画可居可观可游,非常有想象力,根植在日常又抽离出来,甚至有某种沉迷,非常吸引我。”

他向往山水背后的精神和思想。在东方文化传统里,创作者和作品是一体的,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艺术思维。在欧美艺术全球扩张的当下,他认为,“艺术传统的形态必须转换,让它的精神可以传承、成长。如果只是磨练笔墨功夫,这个传统就不再有生命了。”笔墨已经退出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传统艺术仍有独特的价值,“和时代有共鸣,传统才可以延续。让新人可以感受到的传统才可以活在这个时代。”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上一篇:长沙湘西两地学生携手体验“我爱绿色生活”
下一篇:好物业让人们生活更有品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